五行中菡几画?
“菡”的繁体字是“菡萏”,《康熙字典》中收录了这两个字,并有注释和笔画数。 《汉语大字典》534页,菡10画;《古今字体变化》269页,菡10画。 但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却只收录了“菡萏”一词,并标注“hàn dàn 菡萏 hàndàn”。 “菡萏”在古代属于名词,但是当代词汇里已经属于动词了。它所表示的词义范围缩小了很多,仅指“荷花盛开的样子”(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887页)。《现代汉语词典》将“菡萏”中的每一个字都标注了读音、部首,却唯独没有标注它的笔画数。这显然是因为无法确定的缘故——古代汉语的字大多有笔画数,而现代汉字很多却没有。因此我们只能按照古代的笔画数来标注这个词。
“菡萏”在古文中经常用作形容词,修饰草木。在这里应该读去声,阳去音,第四声(去声)。比如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二中有“草色遥看近却无。”“遥看”说明颜色是非常淡的,几乎看不到,这里形容的是远看的“草色”,所以应该是第四声去声。又如明代文学家李贽的《答邓石阳》中说道“此花若坐莲台上,一任人看,自有人捧,何劳更求。”这里的“香”应该也是去声,形容莲花之香的浓郁,远远就能闻到。 再比如在古文里有时“菡萏”也作动词用,意为“开花”,这时读去声,去声入韵。北宋文学家柳永的《满江红》中有“菡萏香消翠被冷,西风紧。”这里的“香消”就是“荷花凋谢”的意思。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凤凰台上忆吹箫·赠珠娘》词中也有“凤枕慵调,露华凉浸,灯灭瑶台梦觉。”其中“露华凉浸”就是说露水沾湿了睡莲,睡莲被露水打湿就像刚从梦中醒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