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落后美国多少年?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军事专家、《现代舰船》主编辛晓瑜称,“辽宁舰”之后,中国第二艘航母2013年下水,2016年服役。第三艘航母也将于2015年下水。辛晓瑜指出,中国新航母将安装弹射装置,可进行短距起飞和垂直/常规降落。
辛晓瑜表示,“中国人正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外国航空母舰建造技术。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航母相关专利达到21项,专利内容包括电磁弹射、阻拦装置、拦阻索、拦阻钩等等,可以说涉及航母的各个技术细节。”
辛晓瑜还称,“中国航母技术已经突破,未来将建造配备弹射装置的30000吨级常规动力航母。”“中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建造国产常规动力航母,最终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航母大国。”
航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建造到形成战斗力,有很多过程要走,即使一切都非常顺利,中国距离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母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专家们估计,这个时间跨度基本上不少于20年。至于能不能在2025-2030年形成战斗力,取决于很多情况,其中包括中国能否获得足够数量的舰载机飞行员,这是中国发展航母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
美国现在已经形成战斗力的航母是10艘,正在建造中的有两艘,一艘是福特号。福特号从2009年开工,原定2015交付,后来由于电磁弹射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会拖期两年,真正形成战斗力要在它交付后一两年,也就是说2017-2018年才能形成战斗力。另外一艘肯尼迪号原定2015年开工,也可能拖期到2017年。据美国参联会主席的话,“美国打算保持11艘航空母舰的规模”,因此,2018年之后,美国的航母仍然会保持10-11艘。
综上所述,从现在起20年之后,如果中国航母形成战斗力,美国航母也仍然保持11艘的规模,从航母平台和战斗机数量上,美国仍然会保持质和量上的双重优势。按照这个时间推算,中国航母形成战斗力时的大致水平可能跟现在的“小鹰”“星座”级相当,或者跟“肯尼迪”级航母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