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有什么故事?
秦始皇派蒙恬修长城时,蒙恬手下有个小头目,名叫霍去病。他不但机智勇敢,善于带兵打仗,而且体贴士卒,和军士们相处的感情很深。霍去病修了一段长城,由于选线、设计、用料和施工都好,长城坚固耐久又美观,秦始皇亲自来看了非常满意,回到咸阳后就封霍去病为郎中,以后又几次升迁,成了威震匈奴的名将之一。
蒙恬手下还有个兵士叫阎邱文,他不仅施工顽强拼搏,而且经常夜以继日地去为工匠烧水做饭。他负责修的那段长城,经过他和兵士们精心施工,也十分坚固美观,被秦始皇称为“样板段”。秦始皇也给他记了大功,并封他为工头。阎邱文带着一群老少农夫,长年累月地修长城。后来,修到山西雁门关一带,离他老家已有一千多里,再也不能回老家了。后来阎邱文积劳成疾,死在了雁门关下。农夫们十分悲痛,就用修长城剩下的石料给他修了一座坟。阎邱文的妻子知道后,带领着他们的两个孩子,跋山涉水,从老家来到了雁门关。
阎邱文的儿子叫石铭。听到父亲死的消息,悲痛地哭叫着要从山西找到长城的西端,以完成父亲的遗愿。儿子石铭的举动,感动了母亲和姐姐,姐弟俩决定一起去找长城的西端。他们从雁门关再翻过高山,越过大河,又走了三十来天,找到一处正在修筑的地段。看这里的山,与过雁门关时见到的一样,长城也一样,知道这是继续修自己父亲修过的长城,姐弟俩就跟着这里的兵士和农夫一起修了一段长城,然后向西走去。就这样走一段,修一段,修一段,再走一段。后来石铭和姐姐死在了长城下。
石铭和姐姐死后,当地修长城的人们十分悲伤,就用剩下的长城石,把姐弟俩埋了起来,并把当时人们叫的“铭”字谐音为“明”,把男孩石铭叫成了“石明”。这段长城后来就被叫成了“石长城”。直到解放前,还能看见这段由霍去病、石明和姐姐等人亲手砌的雄伟的石长城伸向蓝天白云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