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在五行属性是什么?

幸明庭幸明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东方”的概念是古人根据太阳日出方位而定义的,而不是根据“木”的定义确定的。 《说文解字·日部》:“禺,南越种兽,似狸而大,尾短,两耳。日禺也;禺禺者,日行周天。从日,禺声。”禺就是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即现在的“旭日东升”或“朝阳初升”。现在表示时间概念的“上午”“早上”等词古字形就从“禺”。

可见,古时“东北”并不是指“东”的意思,而是指“北”和“东”的意思,《尔雅·释丘》:“丘,卑者。”郭璞注:“今人谓之‘东山’者,言其卑也。”这个“卑”也就是“东北”的“卑”。 后来我们区分方位时,把“南”和“北”作为正方向,其他三个方向分别加上“东”“西”“中”,是为了方便定位。这种划分方法只是人为规定的,并不具有自然属性。

实际上,现代科学提出的地球自转轴倾斜度为23.5°的假说,很可能使古人把“北”和“东”分开来理解。因为随着季节变化太阳光照射角度有最大值(夏至)、最小值(冬至)的变化,古人观察到这种情况总是发生在“东北”——“西北”的方向上,而不是“北”——“南”方向。

“辰”字的本义是指“晨星”而非“星辰”,它是“东”与“月”的组合。《说文解字·月部》:“辰,三月,阳气上升,月出东方。”表明古代“辰”的意思是早晨在东方的天空中看到的月亮,也就是说,在没有太阳的时候,只能看到“东”和“月”,这是“辰”。后来把“辰”借用于记录时间的单位后,又引申出了现在的“时辰”“辰时”等含义。

古人在进行方位判断时,首先以太阳为依据,区分东南西北,其中“东”和“南”是对向的,可以合称“南方”;其次,以月亮为依据,区分阴晴圆缺,其中有“晦”“朔”“望”“弦”四种状态,其中“望”与“朔”相对,是月亮在“东”和“西”位置之间时发生的情况,“晦”是月亮由“西”走向“东”时处于“暗”的状态,因此把“晦”和“朔”合称“昏旦之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