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什么故事?
凿壁借光也叫凿壁偷光,《西京杂记》中记述了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我国西汉时期有个大文学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爸爸没钱给他上学,他只好靠自学。
小小年纪的匡衡,买不起书,也借不到书,怎么办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好办法,把邻居家的墙掏个洞来,洞里面的光亮透过来,就可以借着光来读书了。他就在这光亮下读呀读呀,渐渐地把家里的书都读完了。过了几年,匡衡感到这个洞里的光亮还不是很够,就悄悄地在隔壁的一户人家的窗户下读书。
这户人家很穷,夜里都点不起蜡烛,这是匡衡在隔壁借着光亮夜读,这户人家很受感动,于是就把匡衡叫过来合读,就这样这户人家还很慷慨地把所有的藏书都借给了匡衡。从此,匡衡学习的用功更勤奋了,以后变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凿壁偷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自觉,勤奋学习,不要怕条件艰苦。只要我们不怕困难,终会有出头重日、大展拳脚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