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是成语故事吗?
望梅止渴是一个汉语成语,又作“望梅止渴”,典出三国·曹操。原文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解释为梅子十分酸,人见了梅子就会产生口渴的感觉。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也比喻用假象安慰自己。亦作“望梅消渴”、“悬梅止渴”、“望梅止喝”。
成语出处一: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太祖(曹操)行役失汲道(失去饮水道路),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译文:魏太祖(曹操)带兵行军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感到口渴难耐,曹操便传下的话说:“前面有棵大梅树,梅子熟了的时候,果酸还能解渴。”士兵们听了这话,都流入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面有水源的地方。
成语出处二: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玄德曰:“备向来未尝用兵,恐无奇计,斗阵法,permahorner.net,许将军勿避,为我一战。”吕布挺戟出斗,再合二十回合,玄德掣双股剑两口,便叫:“将饭炒来。”吕布见玄德心神不定,一枪招,刺玄德左臂。
玄德跌于马下。布便标阵,玄德复上马出阵,从乱军中寻张飞。飞曰:“哥哥今势已败,何不乘此时退去,再整乾元。”玄德曰:“君言甚善,可是吾岂舍却关、张二弟,吾去他何处啊。”言讫,张飞舞剑乱砍,多杀残兵。后人有诗赞曰:“今朝正吐布旗张,却被吴兵破中堂。虎踞龙盘今已出,魏家可舞汉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