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影结局为什么?

荣根帮荣根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顾影》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作者偶然看到的一个小景,然后联想到了很多,生发了一些感触,最后就写成了这篇文章。在联想的过程中,从一花一草一泥一虫想到人之一生,可谓视野广阔,联想非凡。可是,在文章的结尾,却来了一个大反转,全文的情感基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是为什么?

针对这种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作者的悲天悯人之情。

其实,这篇文章的真正主题,是表现对人生渺缈 和命运的无奈。文章的开篇,写“余卧病经月,每日闲卧,观庭前有蛩鸣藓滑,蔓生草植丛生”,表现了作者因病闲居而郁郁寡欢的心境。接下来写景抒情,用一花一虫一草一泥的渺小,来表达人世的渺小,以及人生的无可奈何。“每见蝇虫飞鸣,衣袂间,则忽念其自幽而出,忽飞忽舞,胡为之然?”最后笔锋一转,提出了作者最为关切的生死大事,“其宿天地间,忽然而生,忽然而死,虽万物莫不知其自生从死,然生死之际,孰得其巧,孰得其赖?” 在这生命的两大节点上,生命的智慧并不能把握自身,生不知从何而来,死不知向何而去,生命的来去,宛如无知的一觉。表达了人们对生不由己、死不由己的无奈,以及对生命短暂、命运不可知的悲叹。

二、人之中性,无所定式

上文已述,作者所看到的这一虫一花一草一泥,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人本身的具象化体现,它们虽渺小,但是却都是有灵的,有情的。而由于它们都是微不足道的小生灵,所以,当它们被我们捕捉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激烈的反抗和抗拒,以至于让人觉得它们像是愿意被奴役一样。这就是上文所说的,将人外化的东西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人性。

那么,什么是人性呢?在人类社会中,人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趋利避害的本性。当然,由于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具有这种本性,所以,也可以说是万物具有的本性。但是因为人具有了智慧,所以,人性在人的身上被赋予了另外一种涵义:就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就是人懂得审时度势,该反抗的时候反抗,该顺从的时候顺从。所以,万物皆有性,而人中的性,则是最为复杂,最为多变的。也正是因为这一性的多变性,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这草虫被我们捕回家后,当它意识到自己即将遭受的,是被我们养大之后,它对于自己今后所处的这个环境,它感到不安,疑惑,恐惧,最后表现为不知所措。所以,它的鸣声变化多端,表达出的这种种情感,都是来源于这一性,万物皆有性,而人中之性,则最为特别的这一观点。 也正是这一特殊的属性,注定了它最后的结果,便是以一种沉默的方式,来面对我们的惊扰,来面对自己今后被人类管制、奴役的生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