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司演员是什么意思?
“卡司”是外语教师圈里的一个术语,这个术语来自国外教学用语“casting”,指的就是挑选演员,给角色“选角”的意思。 当然在戏剧圈里也有这个词,指的是某个剧目里扮演主要角色的演员阵容。不过这里我们所说的“卡司”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了各种戏剧、歌舞剧,也包括了电影、电视节目等所有需要表演艺术的镜头。 因此当我们说一个演员的卡司怎么样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评价这名演员所出演过的影视作品或舞台作品里的表现。
如果一个演员的卡司丰富,形象好,演技佳,那么他(她)就可以得到很高的报酬;反之如果一名演员的卡司单调匮乏,那么他(她)就难以得到很好的报酬。但这里的“卡司”并非单指某名演员的角色体验能力,而是包括了他(她)的表演风格在内的综合评判。
在西方(欧美地区)“cast”本是动词,意思是为戏剧、电影、电视、广播等选择确定演员,即我们说的“选角”。由于选角工作的专业性和重要性,一些影视制作方和艺术团体往往设立专门负责选角的工作人员,叫做“casting director”即“选角导演”。
而在“casting director”选好相应角色的演员后,他(她)就会召集所有演员举行一个“read-through”(朗读会),即所有演员聚集在一起,由“casting director”拿着剧本,轮流朗读所有角色的台词,以此进行选角之前的最后一轮考察(这种朗读会不仅仅在“cast”演员初期有,一部影片在拍摄前期同样会有)。这种“read-through”也可以称为“cast call”(选角邀请),所有参加“cast call”和“read-through”最终通过选择的演员名单也就是“cast list”(演员名单),因此这些人也就叫做“cast”。“cast”也从此派生出名词用法,即剧中演员。中文翻译时为了区别于动词“选角”就意译为了“卡司”(港台翻译称为“卡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