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方位東属什么?
中国先贤很早就发现,东方为青色,南方为赤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并以此创造出了“五色”理论。 《礼记》有云:“天子祀上帝,则服大衮;天下有道,则服五色。”又云:“明堂,天子太庙也。东西厢,文武班朝之处……大射宫、五岳四渎,皆象五行之色。”
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得更明白:“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始制文字以正名类,类所同也……“日”月”山”川”草木”“昆虫”,咸有所别。谓之上古,有书契而不能导以象形;中兴,有六书而未能极于会意;此二圣所不逮,故后人难以复之。至于秦篆,大一统而业,然小大繁简非圣人制度,于是李斯作小篆以起字形,荀悦作古文以类字义。汉兴而有隶草,虽巧愈于小篆,而失先人结构之意。至隋,杨雄撰《苍颉》以反隶,颜之推作《八体》以正俗。唐初太宗命虞世南、欧阳询等编次字体,以垂后世。” 这里的“上古”指的就是伏羲,“中有”指的是黄帝,“下古”指尧舜禹时代。这个时代的字离我们今天已经非常的遥远了,但是我们可以从甲骨文、金文中找到它们的痕迹。
这些文字记载和实物证据都表明,早在公元前15世纪到前7世纪,中国人就发现了颜色与物质性质的对应关系并且运用到了文字系统里面。当“五行说”流传开来之后,人们开始用五行来解释这种颜色对应现象:木属性的人崇尚青绿色,所以汉字中所有的“木”字旁或者草字头都属于这一色相范畴;火属性的颜色是红色,所以“火”部的字大多呈朱红色;土属性的颜色是黄色,所以“土”部的字多带有黄色的特征等等。 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以色彩为线索,追溯其能量来源。比如上面提到的青色,其根源正是太阳,它是自然界中性能量最高的一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