镒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镒”这个字属于金,没错的!因为“金”在古代也叫“镒”或“镒币”、“镒钱”等。 《汉书·食货志》:“黄金一斤,直钱万钱。” 《前汉书·昭帝纪》:“遣使者赐单于金币。” 注引三国吴徐整著《五经异义》曰:“今以一镒(音易)为一金,汉时又以一斤为一金。”“一镒为一金”就是“一盎司为一枚金币”的意思;而“一斤为一金”,就是以“两”为单位来计量黄金了——可见,这里的“斤”其实已经相当于现在的“公斤”了。
那么,这种“斤”在汉代到底值多少钱呢? 我们知道,汉代的一斤是250克,而目前市场上黄金的价格大约是一克240元,二者相乘,就是60000元。如果换算成现代货币单位,那就是6万元/盎司或者6百元/克。不过,这6千元/克的黄金价格,只是市场平均价,只代表一般情况,而实际上有些时候黄金价格可能会高些,有些时候则会低点。
至于一镒到底是什么重量,现在已很难考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比一两要大,否则汉朝人就不会用“一镒为一金”来形容它们的价值关系了。而战国及秦代的一镒,大概相当于现时的1.7两左右,这么一来,汉朝的一镒就大概是2.3两左右,合现时336元\盎司或者33.6元/克。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汉朝一镒”、“宋朝一镒”等等,都只是用来表示“古代分量单位”的称呼,并不特指某一年代的重量标准。它们与近代重量单位“市斤、市两”没有关系,与现代质量体系中的公制、英制也没有关系,仅仅是代表着中国古代传统的尺度而已。当看到“一镒为金若干量”这样的表述时,别奇怪,这并不是中国古人偷工减料,而是他们真正理解了“度、量、衡”的真正含义——“物之数者,有度、量、衡焉。故虽大器,不可量也;虽大礼,不可较(较者,多也)也;虽至器,不可胜(通升,表示体积增大的意思)也……”也就是说,在中国的传统度量衡制度中,所有计量单位的进位方法都是十进位的……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用的公制、英制等的十六进位或者十六分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