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字五行属行是什么?
“五行”,最早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洪范》: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甜。” 这里的“五行”指自然界的五种物质,与当今的“五行”概念大不一样。到了西汉,司马迁在创作《史记·律书》时引入了“五行”的概念: “五行:一曰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曰润下,火曰炎热,木曰仁,金曰义,土曰信。” 这里“五行”的概念已经完全与现今相同,且与“五德终始说”结合,赋予五行以伦理道德的含义。自此以后,阴阳五行学说一直被看作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
而“金木水火土”五个字的阴阳属性,也是基于这种哲学理论体系确定的。 先说“水”,因为水在自然界中具有渗透、滋润的特性,故而阴中有阳或称作“阳中之阴”;再说“火”,有燃烧、炽热之特性,属阳;再次是“木”,由于树木可以弯曲、伸直,故带有阴阳中和的性质;然后是“金”属于阳刚之物;最后才是“土”,因为土有化生万物的特性,属阴中有阳或者是“阳中之阳”。
这样划分阴阳只是为了研究方便,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阴阳五行的物质本体。比如“金”本意为金属,但是古代所用的金属和现代意义完全不同,而且并非所有的金属都归为“金”,例如铜和汞虽然能称为“五金”,但却是属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