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几乎出现在所有中医典籍之中。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到“五味所发”、“五脏所喜”,这里已经将五行的内容引入了养生领域。
到了唐朝,著名中医学家孙思邈提出“四大不利”论,即“少食辛,多食姜;少食咸,多食劳;少食苦,多食甜;少食甘,多食酸”,实际上也就是提示我们要多食用具有五行属性为“土”“木”的食物,以健脾养胃和升发阳气为主。
宋朝时期,朱肱著《朱氏集验方》中认为“饮食者,人生天年之根本也。人嗜欲不同,其食亦异……盖食多则病,食少则病,不知饥饱伤生食”,这里不仅提到了“食多则病”,而且说出了病生于“不饥不饱”之间,可见掌握食量的重要性。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道:“饮食自倍,肠胃劳怯。……若人能摄养节制,饮食有常,不致过饱伤脾,饥伤胃气。……惟饮食最多,而化谷最快,所以能助胃行痰,消渴解毒,止痢通乳。” 古人对于饮食的把控是非常谨慎的,过饥过饱都不利健康。
时至现代,我们面对丰盛的饭菜往往不知如何是好,看到喜欢吃得大快朵颐,吃了又担心身体出现问题。其实,了解食物的五行属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饮食习惯。
什么是食物五行属性呢?它是根据传统中医基础知识,将食品划分为五种性质,并据此对食品进行分类,用于指导人们饮食养生的方法。
具体属性分为:
1.金:指食品中的谷物类、豆类等具有滋养作用的食物,可对应人体肺脏及大肠的生理功能。
2.木:指蔬菜类、水果类等具有生发阳气的食物,应人体肝脏、脾脏的功能。
3.水:指水产类等具有滋润、下气功效的食物,对应肾脏、膀胱的功能。
4.火:指肉类等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对应心脏、小肠的运化功能。
5.土:包括粗粮、根茎类植物等,具有调和脾胃的功效,对应脾、胃的消化能力。 五行的每一个属性都有其对应的典型食物,同时也有不宜食物。
例如,适合阳虚体质的人食用的肉类属“火”,但过多的吃牛羊肉容易加重燥火,因此羊肉要少吃;适合气虚体质的人吃的糯米属“土”,但脾胃虚弱的人应该少食,否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