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属于五行的什么?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比类取象的结果。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尚书·洪范》中记载着一种古老的五行相生相胜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术,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润下作鹵,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这是有关“五行”的较为系统的文字记载。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这种理论运用到医学领域,用五行的特性比类、归纳人体的脏腑、经络,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间的关系可以用五行生克的规律来说明。运用五行之间的相生相胜规律来解释人体病理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治疗法则。
在中医学中,五行是一种对整个生命有机体进行考察、解释和说明的方法,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极富弹性、弹力的理论思维框架。在探讨中医五行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其在中医理论中的思维框架意义时候,应注意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解读中医五行,不排斥其他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的介入;应保持研究资料的科学性,防止误传、误解、以讹传讹产生新的误解等等。中医五行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深远的重大课题,期待更多的学者加入研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