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支持明星高片酬?
任何一部影视作品,制作成本都是逐步增加的。 比如《十万个冷笑话》,最终预算是一千九百万;而《大圣归来》初期预算是五千万元——虽然最后实际投入可能不到这个数。
其次,任何一个行业,头部人员(或曰“精英”)的收入总是远远高于中间人员甚至底端人员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无法避免。 这就像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最早做网站的人收入很高,而后来做网站的就不太赚钱了,但总有一条一条的中小型企业网站在艰难存活。当然,如果你坚持到BAT巨头杀入该领域,你就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但影视行业的特别在于,它的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所以前期必须要有大公司压阵,提供资金和资源保障才有可能成功。
而大公司一般做啥呢?一般就是做头部影片,头部的票房收益和口碑影响力能覆盖整个企业运营的成本,并带来一定的利润。 而一些小公司则主要做夹缝中求生,靠市场空白点和用户小众需求来获得收益。像之前知乎和大鹏合作的小成本电影《屌丝男士》,就是利用了知乎在海量的优质内容基础之上,通过大鹏的个人IP影响力和幽默风格,在相对较少的投资和宣传之下,获得不错的票房,而知乎也由此实现了自身内容向线下消费的转化。
不过这样一个小众市场,对于影业公司而言,贡献的只能是营收的零头,甚至是九牛一毛,并不能真正改变行业的格局。 所以从短期来看,市场还是处于供给小于需求的状态,明星的高片酬仍然有市场基础。
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和小成本的精品创作模式的不断摸索完善,这个行业会走向健康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