塾在五行中属什么?

芮梓月芮梓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私塾”的“塾”字,在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属性,历来存在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塾”属水。其理由为:《荀子•劝学》中提到“故书可以读而不可谓知,礼可以学而不能谓之识;凡所谓君子,必务知书而又好学;吾未见好学者也。”

“今君之所取者书也,所求者士也。然则士卒不可以无书,犹士夫不可以无妇人。”杨倞注云:“书所以道善恶以教化民,犹先王之有刑赏也,故曰‘书’者相。此言书可学习而知之……非谓已读经史谓之知。”据此,将“读书”的“书”与“教书”的“书”合并,以象形字“册”表音,造出形声字“书”。这个“书”是文字学的词,不表示读音,自然就没有五行的意义了。那么传授知识的场所——“塾”,肯定也就属于水了。

另一种观点认为“塾”属火。其理由是:东汉郑玄注《周礼•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其中“云门”属祀天乐曲之一,“黄钟”是祭祀用的乐器,可见当时“云门”和“黄钟”都是火的象征。后来用“云门”代指宗教仪式(因为宗教礼仪大多在暮夜进行),用“黄钟”代指音乐。宋代欧阳修等编撰《新唐书•礼乐志》时,明确规定“舞《云门》,用黄帝容。”唐代孔颖达疏《周礼•大司乐》,即称颂《云门》为“帝王之乐”“比德于皇”;又引汉代刘向《列仙传》,说轩辕氏时有神人“吹气于云门之中……”,把“云门”、“黄帝”直接跟“火”挂钩了。既然“云门”属火,那“学馆”的“塾”自然也是火的同义了。

以上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考虑到“水火不相容”的俗语,显然后一种观点更符合实际。因为只要是有学生上课,就必然要有老师讲课,有讲就有学,学来源于讲,没有讲怎么会有学呢?“学”的源头一定是“讲”——教师讲课,这是毋庸置疑的。

甘巧嫒甘巧嫒优质答主

我们把木、火、土、金、水称为五行。《白虎通·德论》称:“五行者,何谓也?谓金、木、水、火、土也。”东汉许慎《说文》称:“行,人之步趋也。”本意是人走路之足迹。行字从彳,彳(chì)指小径。“行”在甲骨文、金文中为“彳”之多次重复,表示路途很长。引申指为某事而行,即行为、行动。如军事曰“兵行”,经商曰“商行”,教育曰“教行”。教育、行教、教之行也,称之为“行”。

五行理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火、水、土构成的,五者相生相克,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相生指“生化、推动”,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指“约束、克服”,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把“生”理解为“教育”、“训导”、“教益”,把“克”理解为“节育”、“戒律”、“约束”,可以看出五行之说与教化功能息息相关。如《礼记·乐记》中称:“五行之和,因相生而相胜。”“和”、“生”、“胜”强调了五行内部的生养协同而达到相互制约的和谐关系。这种协调平衡关系对于教育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五行学说产生于对原始农业的观察。我国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世界上开展农业最早的地区之一。西周以后,人们在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对土壤、水、气、光等自然条件与作物产量之关系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总结。并从不同的耕作实践中总结提炼出包括色彩观念、方位观念和数字观念等一系列哲学观念。最终成为一种具有系统性和代表性的哲学观念,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