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天五行金朩?

解祯解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学说”,是中国的阴阳五行的理论核心,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或生或克或制化的关系来解释世界万物的相生相克。 什么是“金”,什么又是“水生木”呢? 在我的理解中,“金”就是坚硬、锋利的东西;“木”便是树、草木之类。水是流动的,有润泽万物的特性;火是有温度的,像太阳这样高温而闪耀着光芒的星体我们称为“火”。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具有承载和生化万物的作用,它不像木那样植物类,也不像水那样是液态的流动,而是介于木与火之间的存在形式。这种“土”就像是一个容纳所有其他事物的“容器”。最后还有那看不见摸不到“气”,它是推动一切运行的本原。这“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因为互不相同又互相影响的特性,构成了世界万事万物的复杂多样性。

我上面说的只是对“五行”中“金木水火土”的定性说明,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我在上面用图形表示了出来,那么这个图形的来源就需要我们去了解它的历史了。 《尚书·洪范》记载了箕子向周武王讲述“五行”的理论,这是最早有关“五行”记录的典籍。不过,当时的“五行”并不叫“五行”,而称“五事”,即“貌、言、视、听、思”。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典籍都失传了,西汉时期,人们根据战国时期的竹简整理了《尚书·洪范》,“五事”才改称“五行”。 而这一名称的更改,可能与战国时期楚国人制作的司南,以及汉朝人发明的指南针有关。在司南和指南针出现之前,人们对地球是认知不足的,总是把世界地图画成正面像,所谓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就是这样来的。因为古人不知道地球是圆形,而认为世界是正方形的,东南西北被赋予新的含义——四方之极,也就是最远的地方。正中的位置没有意义,所以被忽略掉了。

而在司南和指南针出现之后,人们意识到地球是圆的,于是有了“上下”的概念,东南西北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方向。正中的位置因为是最难到达的,其重要性重新显现,因此人们用“中庸”来形容这一点,“中和”这个词也由此而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