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缺土的行什么意思?
“五行”,是古代道家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五个维度,即金、木、水、火、土,对应于现代物理学中的力、热、光、磁、电。 它们不仅代表五种元素,也表示五类基本运动形式——运动的五种形态。比如:风(动),火(热),云(气),雨(水),冰(冻)。这五种运动形式的本质是什么?是阴阳两种物质的结合与分离运动形成的。所以,在阴阳五行的体系中,不仅是物质,也是运动的形式。
人的存在既是物质存在,又是精神存在。作为物质的五行,既包含人体器官、肢体,又包含了人体内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而作为运动形式的五行,则表达了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所有状态。所以学习五行知识,对于理解人体健康与社会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五行缺失?
中医理论认为,天地之间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人也不例外。我们生活在天地之中,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而我们在中间,只有保持阴阳平衡才能健康。如果阴虚了,我们就要补阴;阳虚了,我们就要补阳。如果这个阴阳失衡了,我们就得调平它。中医所讲的五行就是针对人体的阴阳而言的。
中医里的五行,实际上就是五脏在功能活动上的五个方面。因为人体整个生命过程其实就是五脏不断消长盛衰的过程。所以,了解人体五行,其实就了解了五脏的功能和特点。 我们把对人体功能活动中五个方面的概括,分别称之为“土”“木”“火”“金”“水”。并依次把它们称为土五行、木五行、火五行、金五行和水五行。 为什么用五行来表示呢?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哲思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而这种观点不仅影响了中药学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
比如肿瘤,中医认为肿瘤属于毒邪,因为“毒”有“热”“燥”“火”的特点。而现代医学发现,很多肿瘤属于蛋白质或糖类的积累,而不是单纯的“火”或者“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就是要在控制炎症,防止复发的同时,尽量杀灭癌毒。
另外,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西医认为是血管病和代谢病,而中医虽然辨证不同,但是往往归为“火”或者“湿”。其实,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五行相关联是非常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