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在五行中属什么?
“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个基本音阶的名词。 古代音乐家们认为,人的声音可以分为五类,相当于现代民族民间歌唱家的声部类型,有称为“五声”或“五方”的(如《吕氏春秋·仲夏纪》中的“五音”);也有称为“六律”或“六声”的。后者的含义与今相同,包括“六阳”和“六阴”两个一组的四个声类,而将“羽”“宫”合为一声类,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把“角”与“徽”区分开来。 这种以“五声”或“六音”构成乐曲音列的手法,是中国传统乐派最重要的作曲技术原理之一。从先秦时期开始流行至今,影响极为深远。
关于其来源有以下说法,其一认为来自中国古代的天文学:
战国末期的《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载曾参言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弦生于弓,箭生于弦。”可见“五音”之义与弓弦有关。
东汉蔡邕《琴操·猗兰操》云:“孔子历聘而不遇,至于鲁国,乃唱习雅琴。身薄命多忧,而琴有五音。宫、商、角、徵、羽也。”这里以“五音”作为“宫、商、角、徵、羽”的别名,正表明了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同义的反复。
由此看来,这一名称最初是由古代的天文家借用于音乐的。其二则认为来源于古代的祭祀礼仪: “五音”之名本于“宫、商、角、徵、尾”,此五者皆“天子祭天地五帝所用,故谓之五音”(《淮南子·时则训》)。《吕氏春秋·季春纪》也说“命乐师修制五正”。“正”通“徵”。可知,所谓“五音”乃是古代祭祀时用五种不同的乐器来代表五天帝或五方上帝的意思。
由于这些“五音”后来又分别成为“宫、商、角、徵、”的别名,所以人们又把“五音”叫做“五正”,例如荀子在其《乐论篇》中就曾经说:“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间同听之,则莫不和睦。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动天地感鬼神化人民而明吉凶者也。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彰神祇之意焉,周公作周爵,以章贵贱之别焉。”这虽然说的是周代的事情,但也可以看出早在那时,“五音”就已经有了“五正”的意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