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到明星?
谢邀 首先,作为一个职业摄影师,可以很明确的告诉题主,想拍明星的照片,最简单的方式是联系明星的助理或者经纪人,通过正常的商业流程来拍摄。 但其实作为有经验的职业摄影师,我们还会用一些「非正规」手段来“勾搭上”想要的对象…… 在知乎或其他平台上发布内容,以内容为链接点,建立与明星(或是他们团队)的联系,进而约拍。 如果能勾搭上的话,当然是最完美的了! 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更「直接」的方式来寻找模特或明星。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到我们的老本行——摄影了。
在拍摄中「偶遇」想要拍摄的明星,然后「顺理成章」的让他/她当一次自己的模特。这样既避免了直接求拍可能带来的尴尬,又能达到拍摄的目的。简直完美! 有经验的老油条摄影师都会有一张属于自己的「明星片」,上面贴着各种能够「偶遇」明星的地点时间。
比如某电影发布会现场、比如某活动入场券、比如某餐厅外卖单…… 把这张「明星片」缝在衣服里、夹在书里、甚至贴在相框后,都可以。总之要让关键信息能够被「偶遇者」看到。 等到有机会在活动中「偶遇」目标人物时,就可以将准备好的自我介绍递上去,借用活动的场合建立起联系,进一步协商拍摄事宜。
当然了,以上方法都建立在「摄影师个人魅力爆棚」的基础上。如果实在没有吸引力,那就只有联系经纪人的办法了。 所以,要真正在摄影上有所成就,一定要先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才行啊……
在现代汉语中,“明星”一词的使用频率极高,我们几乎天天都能在媒体信息中看到关于明星的消息与八卦,可如果换到具体问题——你到底怎么才算作“明星”?恐怕很多人会一脸的茫然甚至会有些愤怒:“什么叫怎么才算是明星?你才当几年星啊,就教我怎么当明星了是吧?”
其实认真说起来,“明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含义是“艺术世界里具有很高知名度的人”,比如梅兰芳就是京剧界的明星,霍元甲是武术界的明星,还有李玉刚是电视综艺界的明星。而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明星,大都是指影视明星与歌星。
其实如果从狭义上讲,影视明星与歌星的定义都是有据可循的,比如影视明星(艺人)的知名度排名,可以通过收视率、票房、各类影视奖项的入围与得奖次数、各类选秀节目冠亚军等指标来综合评判,而歌星一般则是以发行唱片的量与各类音乐奖项入围与得奖次数来定义。
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娱乐行业的发展,很多非影视、非音乐类从业者也由于电视综艺类节目的包装与明星粉丝团、饭圈的支持,而成为广为人知的“明星”,比如前两年当红的练习生类综艺,就捧红了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陈立农、蔡徐坤等多位流行偶像,而一些脱口秀(笑果文化)、网络主持(papi酱)、网络说唱(宝石老舅)等非传统艺人的从业者,也因为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与大众“唯流量论”的舆论导向而成为当红明星。所以这就导致了现在,明星的评判标准由以前的“唯奖项论”与“唯票房论”开始向“唯热度论”与“唯粉丝论”的方向发展。
当然,有热度、有粉丝当然也无可厚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所谓的流量“明星”,确实存在“德不配位”的问题。比如一些明星通过综艺节目走红后,就开始利用自己在节目中的影响力与观众缘,频繁地出席各种大型活动,比如《奔跑吧兄弟》节目的嘉宾,就曾集体前往上海参加某化妆品的品牌发布会。
其实艺人明星出席品牌方的活动,进行广告代言或商务合作,本身就是一件合法而又正常的事件,但是有一些明星艺人就有些过分了,比如最近因为醉驾被刑拘的某艺人,就不但代言过6个品牌,还曾经出席过超过80场的品牌活动。而在“娱乐无底线消费”的大环境下,很多品牌方不但不抵制某些劣迹艺人,反而还会邀请他们前往参加活动并为品牌进行宣传。
综上所述,明星的评判标准在新时代的新环境下正在发生着改变,而随着我国对于明星艺人的管制法规的升级与完善,相信未来“明星出名不法,公私都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