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五行属什么?
迈(mai),从辵(chuò)从止;字义是“走”的意思。 《说文解字》记载:“迈,行也。从辵,止其右指,意谓前行时稍停脚步、缓缓而行。” “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古人用“迈”字来表示走路。如《礼记•内则》有言:“小者,衣衿,大者,幅巾,襁褓而步,及笄而舟。”“及笄而舟”就是指女孩子到了十五岁,可以上船,开始学走路了。又如司马相如《封禅文》中有言:“登阆风之台,以望诸侯。”这里的“登”就是“迈”的意思。 在古代,“迈”还用来表示年龄。如《庄子·逍遥游》中就有关于“迈”的注释:“上古之人,知生之暂兮,而知命之不长,故闻雷声而不惊,见闪电而不见畏。”这里的“迈”就是“老”的意思。
古人的年龄分齿龄和虚龄两种。其中虚龄分为:不惑、知天命、耳顺、花甲、古稀等;而齿龄分为:始龀、始冠等。两者并不一致——比如小孩子八岁时头发才开始梳起来,但是按虚龄却已经算是“孩提”之年了(《尔雅.释亲》有“十有四而笄”)。
所以,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看到一些年龄的描述,需要结合文章意思加以判断,到底是“虚龄”还是“齿龄”。 如果不了解这个区别,随意套用现代人的年龄概念来理解古代文中对“年”的表述,那就会犯低级的语法错误了。 再比如,我们常说的“耄耋之年”中的“耄耋”是什么意思呢?它其实也是一个表示年龄组的词——八十为耄,九十为耋。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耄耋”其实是特指老年,它的范围比“迈”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