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五行属于什么?
惠五行的名字是《诗经》中“文王之兴,由康庄大道”一句而来,意思是用仁、智、信、恭、俭来树立好的行为准则,从而国泰民安,天下大治。 “惠”字的本义是仁慈、宽厚。《说文》解释为:“惠,仁也。”“五”在这里不是数字的意思,而是对君主的尊称。古代的“五”和“伍”读音相同,而“伍”有“众”的意思,所以“五”也有众多、广大之意。“行”的意思是道德准则、品行。 将这三字合在一起,就是广施恩德,让王道变得宽广而平坦,就像打好了地基的房子一样,坚固而不可动摇。
用现代语言翻译一下这句话:要想成为合格的执政者,必须以仁义治国并广为施恩,这样才能让社会走上康庄之道。 这是很崇高的标准了,那么历史上能达到这个标准的皇帝有多少呢?可能一个都没有。但这并不是说“惠五行”没有可取之处。
首先,作为君主,应该尽力做到“惠”——也就是仁爱民众,这样才不会失去民心;其次,身为领导者,还要努力做到“五”——那就是要明智、公正、守信、恭敬、节俭——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不错的统治者。 历史上的暴君很多,昏君也不少。但是,我们评判一个君王是不是合格的标准不该仅仅是看他有没有杀人如麻的本事,而在于他是不是能够施行仁政。
秦二世胡亥是个傀儡,没有什么实际的政治权力和才干,但他让人修筑骊山墓,还到处征伐,搞得民不聊生。这样的人当然谈不上是个明君,也不能说是合格的皇帝。 汉朝有一个颇有名的昏君叫汉灵帝,他宠信宦官,弄得朝纲混乱,他还喜欢弄钱,搞得民生凋敝。不过,他在位时汉族和羌族爆发了一次大规模战争,东汉军队大败,损失惨重。汉灵帝听说后非常生气,立刻命令将军张温率军出击,结果毫无建树。有人建议乘胜追击,张温却面红耳赤地反驳道:“吾老,不忍复战!”气得汉灵帝直跺脚。后来,汉灵帝的弟弟出了个馊主意,假定皇帝的身份,招降羌人,结果被羞辱一番。 纵观历史,像汉灵帝这种有勇有谋的昏君并不少见,他们也常常干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有其主必有其臣”吧? 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非常贤明的君主,他善于听谏,礼贤下士,而且很有政治头脑。不过,到了晚年,他的脾气越来越古怪,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
有一次,一个太监在奏报事情的时候说得不准确,惹得唐玄宗大发雷霆,把这个太监踢了个半死。还有一个名叫崔莹的太监,因为得罪了唐玄宗而被灌了一肚子墨汁。 除了脾气大之外,唐朝后期帝王的权斗技能普遍不高。本来嘛,家传的武艺都丢光了,当个昏君也是理所当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