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的属什么五行?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因为五行的属性不是按自然界中的事物归类得来的。 五行学说早在商周时就已出现。《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周礼·大卜》中说得更清楚:“掌五土之图,以辨五行之气。”可见,在古代人们就将世界上的事物分为五大类。用现代的语汇来说,这就是分类标准问题。
五行学说的核心是相生相胜。什么是相生呢?《尚书·序》中有言:“木生于火,火生于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当然这是反过来的);而相克则是指金克木、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木克土。 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是被古人经验总结出来的客观现实。当需要判断事物的性质时,就可以根据其五行属性的强弱来判断。例如,当需要判断一件事物的冷热状态时,就可以将其划分为阳气和阴气的强度,再依据阴阳强弱来判定温度是高还是低——即热多还是寒多。
然而,在自然界中许多的事物并不能简单地用阴阳五行来划分。例如天气,今天可能是烈日炎炎,明天就有可能阴雨绵绵;又如身体的小情绪,愤怒时可能脸红脖子粗,伤心时可以泪流满脸……这些自然界和社会中千姿百态的现象,如果用阴阳五行来解释就显得力有不逮了。所以,古人就采用了折中的办法,当无法确定某种事物的阴阳或五行属性时,就采用孤阳生为阳,孤阴长为阴的原则处理。也就是说,凡是孤立的一派阳或是一派阴的情况,就以阳或阴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