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容冀恒容冀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舜典》:“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同。”在《论语·雍也》中也有记载:“冉有、季路见於孔子曰:『有人於此,求焉而未得,饥而不能食也;如之何?』孔子曰:『吃(sì)饭!不吃(sì)饭,何为人乎?』疾言也。子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两段话中的「乐」字,当读作yuè,为音乐之意,其中的「律」字则意为音律、法则或准则,这里的音乐并不是如今人们理解的古典音乐或是流行音乐等,而是包含着祭祀音乐在内的古代宫廷音乐。

上古时期的人们已经将音乐的起源与律吕联系在一起——当然,这是后人的认识而已。那么,什么是律吕呢?

早在夏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能够利用竹管的长短来区分音高的高低了: 将长度相等的十二根竹管按照一定的间距排列整齐,然后从中取一根作为标准进行吹奏(也可以视为将一根竹管分成十二等分并由此确定它们的相对长度关系以决定音高变化),这根用作标准的竹管即为黄钟,其余的十一根都与之相比有着长短上的差异,分别为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这种用长短来确定音高高低的方法称为「律」法。 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了两个重要的物理知识:一、不同材质的物体所具有的振动频率相同时,其长度也有着近似的比例关系;二、不同的温度下材料的密度也会有所不同从而会影响到物体的长度。 根据上述两条原理以及黄钟的长度比例,可以推算出其他的十一个律吕的长度及其相应的音高。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为了便于计算,人们会先将黄钟的长度定为十寸。于是,我们可以得到: 一寸=0.32266498厘米 二尺八分=8.8581792米 黄钟=10×0.3226649/0.317873=32.7865992厘米 大吕=5/12×0.322664≈0.16133258厘米 太簇=1/12×0.322728~0.02701904厘米 夹锺=7/12×0.32254464≈0.22608464厘米 姑洗=4/12×0.3223552~0.02490048厘米 仲吕=3/12×0.3222156~0.02436878厘米 蕤宾=3/8×0.32220764~0.04027124厘米 林锺=9/12×0.32212976-0.02410768厘米 夷则=11/12×0.3219728~0.02398585厘米 南吕=13/12×0.32154816﹣0.02354816厘米 无射=15/12×0.321378≈0.02339476厘米 应锺=17/12×0.32113576~0.02323577厘米 这便是所谓的「十二律吕」。

古人发现这十二个正律之间的振荡周期是相等的,因而认为它们都是「黄锺之数的余数」,这便是古代的「三分损益法」。 如果将十二律吕按照顺序依次排列的话,就会发现每一个「律」都是一个全倍数的关系。

其中,以黄锺为首的两个律称为「本」,剩下的十个称之为"末";又以大吕为首的两个律称「上生」,太簇为首的四个谓之「中生」,夹锺为首的四个称作「下生」;从蕤宾到林锺的三个叫作「六變」,无射和应锺两个叫做「七變」。因此,整个「十二律吕」便构成了一个大周天。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上面的公式当中使用的是摄氏温度下铜的密度,如果采用华氏度下的数值则会得出另一组数据。因为不知道具体的年代,所以只能采用比较粗略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可得,黄锺的弦长度会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发生一次突变,由约28.7厘米增加到了约32厘米左右,这或许是因为当时气温的变化导致铜的密度发生了变化所致。

阳裔兰阳裔兰优质答主

“水”的五行属性的定义(包括大海中的水) 《尔雅·释地》中讲到,天下之水,归注于海,所以海水是水的一种; 东汉王充所著的《论衡》卷七中有说山泽之水的含义——“故海、江、河、池等水,皆谓之水也。” “土”的五行属性的划分依据 《礼记·祭法》有讲祭祀山川五岳及五方的土神——东方句芒,南方祝融,西方蓐收,北方禺强,中央后土。 所以古人认为土就是大地表面的物质,现在则认为土即是地球表面陆地部分的表层土壤及其风化物。 现在我们都知道金生水,水生木,而关于木生于土的说法,其实是很不准确的。因为现代科学指出树木的“生长”并不是由氧气和水合成的(氧气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而非光合作用形成的)。那么,在五行相生之中就没有木生土的现象了,可见这个说法是多么的错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