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随从也”,即指随心所意、称心遂愿的意思;在佛学里又称摩尼宝珠、摩尼宝等,为佛教三宝之一,象征佛智圆满,能除苦得乐,故名如意。 如意一词最早见于汉代的文献中,如东汉班固《西都赋》就有"象枕金庭,莲楣雕镂"之句;晋代左思《蜀都赋》中有"外则轻舆移宫,羽觞横逝……内则兰薰芬披,淑客夹致。酌玉樽以酌汾,必曲尽七觥;荐芳豆于芝荐,皆如掌之形。献如仪曰初爵,三爵而罢;有不举觞,旨酒何尝"之语。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又载汉成帝作“长生殿”时有一侍郎进“如意”: “上令画工张景曹图昭阳公主像,欲观其背焉。主不肯,上怒,遂废之。赵飞燕姊弟专宠,多遣人伺寝视动,辄白主晨兴驾,望见飞燕倚柱立,若有所忆;既至,无他措怀。又恐非真。后闻侍郎京房善卜筮,使问主所言。言‘妾欲一见长生殿主人’。房对曰:‘陛下即是长生殿主人。’主因自意曰:‘果相师所言。今幸处此久,诚思见之耳。’于是成帝乃令景曹就主前,即柱上画长生之象及此意云。” 唐代杜佑《通典》中也有关于如意的记载: "隋炀帝作四方瑞锦各五,名之曰万宝朝元,如意紫藻,青璇宝锦,明光普照,绿蟠龙锦…..如意者,以骨为之,长一尺或数寸,首锐而尾平,或缀金玉饰物,或曲如蛇,或折如牙,用以指物,谓之如意的意思是言其施恩方便,无所不顺。又如人意,所欲得其所欲。隋文帝尤所好尚,故世或名之焉。"
由上述可见,最早的如意是由雕刻成兽形的木杖,到了后世才逐渐演化为用玉制成的器物。目前所知最早的玉器如意是清乾隆时期的作品(见图),该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据史料所载,当时如意已作为赏赐王公大臣的高等级器物。另外,如意还有另外一种形式——把子,与笏板的功用近似,也是用于随身携带、随时取用的法器,常做于玉、铜和竹等材料之上,其中玉制的把子最为珍贵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