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什么土?
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多用于中医、术数等方面论断吉凶。 五行,是中国古代一种物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宇宙万物由五种基本要素构成,这五个要素为金、木、水、火、土(也叫五材),随着发展,它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 五行的性质和作用 古人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将五行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其中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春,夏,长夏,秋,冬四季中的三个季节的中间时段,比如春季的三个月中前一个月是春(木),后一个月是夏(火),中间的一个月是长夏(土),依次类推。
2. 属性 根据《五行大义》中记载:「五行」有「行」字的含义是指其流行不息,如金行在秋天流行,木行在春天流行一样。又因为五行各有性质,所以「五行」还有下列含义:
A.「木」有「仁」的性质,因此叫做「仁爱」;
B.「火」有「礼」的性质,因此叫做「礼仪」;
C.「土」有「德」的性质,因此叫做「道德」;
D.「金」有「义」的性质,因此叫做「正义」;
E.「水」有「智」的性质,因此叫做「智慧」。 (注:以上皆出自《五行大义》)
3.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 根据《五行大义》等古籍记载,五行之间存在相生和相克的内在关系:
A.相生关系指的是生我者与我生的关系,五行之中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的循环次序,即所谓「母母子子」的关系。 B.相克关系指克制我的与克我的关系,五行之中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循环次序,又称「所不胜」或「所胜」的关系。 在相生关系中具有「母」的意义者是「生我」之「母」;在相克关系中具有「所胜」之意的是「我所胜」;具有「所不胜」之意的是「克我」。
4. 用五行的相生相克星推事物时运 例如一个人出生的季节是夏季,夏季属「长夏」,而「长夏」五行属土,因此这个人命属土。当一个人的命理八字中同时包含了两个以上的「土」字的话,那麼他就可以利用五行之间的相生或相克来推算出他的命运好坏了:
a. 如果这个人的命中火较多,那么此人就比较适合去从事一些属「火」的行业,或者住在「火」方位的房间里,这样的话就能起到增加好运的作用了。 b. 如果此人生命中水的数量超过了火的数量很多倍,那就要注意自己的居住环境了,最好搬到北方居住,这样可以避免厄运发生。 c. 如果五行中金的数量最多,则此人应尽量少接近金属制品,以免招致疾病缠身。 d. 如果此人体内的土元素过多,且身体还易患胃肠方面的疾病,则要减少食量,特别是少吃些含土量的食物为好,比如说面食之类就应尽量少吃点。 e. 如果此人性情温和而且平时又爱帮助别人,那么他一生都会过得很顺心顺意。
5. 关于五行的其它说法 A.关于「五行」一词的来源有很多种,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五行」是由「五材」演化而来的。据《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是故水壹,火贰,木叁,金四,土五,由此见天之象,地之道,人之行也。」「五材」最初的意思是天道运行的规律和人们做事的规律有关,后来才被引申到医学上,成为了中医的基础概念。 而「五行」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春秋左传·成公二年》:「故有五:四时,五行,阴阳,六气,八卦。」这里的五行被看作是天道的运行规律,并且已经被发展成了一种占卜方式。
B.「五行」除了可以用来卜卦之外,还被引入到了风水学以及算命学中去。 C.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和老百姓们对于「五行」都有一种近乎疯狂的崇拜情结。从西汉时期开始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期间,各种以「五行」为基础的学说层出不穷。 D.虽然这些学说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认为世间万物的变化都是由「五行」演变而来,而「五行」本身又是相互联系着的,正所谓「生生化化,品物咸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