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私家车多?
首先说明一下,本人现在生活工作在韩国,所以以韩国的情况为例来进行分析。 1.韩国的人口和领土面积与我国相近,但是汽车保有量却远远高于我国(2016年每百人口汽车保有量384辆,中国仅为179辆)。这是因为韩国的地形地貌较为简单,且人口密集度更高的城市也多集中在半岛的西海岸地区,因此在陆路交通方面,半岛以西的京畿道、忠清南道以及全罗北道等地区的高速公路网密度就非常高。这也就导致了车辆在韩国内部的流通效率很高,通勤工具的优势十分明显。
2.韩国虽然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但韩国在现代历史上并无被压迫、被侵略的国耻史,相反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从未遭受过大规模的外来入侵;而且作为东亚国家,其传统文化中对于“天人合一”、“与时偕行”的理念也较为推崇,因此尽管经济发展水平早已达到较高水平甚至远超欧美发达国家,但其仍然保留并发展了很多传统的交通方式和出行理念。
比如,虽然韩国已经实现了全民驾照持有率,但道路的安全意识和行车规则意识却是依靠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灌输,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各行其道的有序交通状况的确能得到有效保证。
由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原因,韩国民众在出行中也普遍青睐于使用公共交通设施。据相关统计,全国平均8个韩国人中就有1人拥有私家车,而首都首尔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比1,可见韩国民众在出行时对于公共出行的偏好。 当然,除了历史文化原因以外,韩国的高密度路网和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同样也是导致市民偏爱公交出行的重要原因。
目前,韩国所有城市的市区公交车都实行免费乘车政策,这对于降低居民出行成本、提高公共交通便利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大国,但并不是汽车文明大国。汽车文明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人们的素养、配套服务设施、汽车产品的文化含量等。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其存在空间理应是道路。但是目前,国内城市住宅停车泊位明显不足,许多私家车停到了马路旁,严重干扰了车的流动。汽车作为一种商品,存在空间理应是车市。但目前,国内不少城市住宅小区和道路旁甚至在乡村,存在大量汽车摆在那里出售,严重侵蚀了汽车市场。其实,这是目前我国国情所致。
汽车社会是随着汽车工业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从20世纪起,汽车工业在欧洲各国和美国、日本得到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名牌、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二战结束后,德国、日本的汽车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在80年代同美国汽车形成鼎足三分之势,因此,这三国成为了汽车社会。90年代以来,日本汽车工业增长速度虽有所下降,但仍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汽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国。
日本汽车工业进入汽车社会的道路是曲折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1907年才出现第一辆国产汽车,发展速度缓慢,到1935年汽车产量仅为2758辆。从汽车工业的产业规模同本国的人口总量所构成的人均汽车保有比率,反映日本在世界上属于汽车小国之列。
日本在50年代就实行了《道路交通法》,其中规定了在行车方面,右边上车,左侧行驶,驾驶员应坐左驾驶室;按行驶车道、遵守最高速度限制、遵守交通信号、停车规定。对行车中乘客应如何做,非机动车如何行驶交通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违反交通法规将加重处罚。
在日本,汽车是作为衡量一个人生活水平的标准。据1950年的调查显示,汽车同人寿保险、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一样,列为构成舒适生活的5件东西之一。
人们喜爱汽车,不仅作为代步工具,也作为享受生活、美化生活、愉悦生活,更主要的是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和生活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