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韩国花蛇?
“韩国花蛇”是韩国电影《寄生灵》里登场的吸血鬼,别名又叫“韩血鬼君(ハンシュガー)”“韩血鬼王(한혈귀왕)”“韩德古(かんちゃく)”等,是韩国传统民间传说的吸血鬼怪。 这部电影上映于1999年,由姜栋元、李瑶媛主演,讲述了主人公在调查姐姐失踪的案件中,发现了许多诡异的事,最终发现真相可怕到令人窒息的故事。
影片开头就给我们展示了典型的“韩花蛇”形象,青面獠牙、披头散发、身如枯槁、行动迟缓,简直如同僵尸一般。当它要吸食血时,会张开巨大的嘴巴,露出白森森的牙齿,而它的舌头也很特别,又细又长而且微微卷曲,就像一条软绵绵的变色龙。
虽然这个“韩花蛇”形象过于夸张,但正是这种形象,才使得观众对之印象深刻。 当然,“韩花蛇”最为可怕的之处,在于它们极强的繁殖能力。
片中,女主角第一次看到“韩花蛇”的幼虫形态时,就被吓得魂飞魄散,因为成百上千的幼虫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宛如一堆活体蚂蚁。
而一旦碰到血肉之躯,这些幼虫很快就可以变成圆滚滚的蛆的模样,贪婪地咬着人血啃食。 最恐怖的要数“韩花蛇”的胎生能力,只要找到合适的宿主,它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在体内发育成体型硕大的成熟个体,甚至可以在人体内呼吸空气、分泌唾液、进食。
更为可怕的是,一旦“韩花蛇”在人体内发育完全后,它可以很轻松地把头从小孔似的口腔中吐出来,然后全身而动,直接从口腔中钻出来,如此惊人的破壳能力,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韩国花蛇学名银环蛇,属于眼镜蛇科濒危动物,生性凶猛,毒液剧毒,属神经毒素,被银环蛇咬伤后如果不用抗银环蛇毒的血清治疗,24小时内即可导致死亡。银环蛇多数在中国广东、广西一带的山林中才有可能发现,而且非常罕见。银环蛇,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蛇类,该蛇体背有黑白相间的环纹而得名,生活于中国长江以南等地,国外分布于日本至印度。为中国四大毒蛇之一,亦被民间称为“银斑蛇”、“金钱白花蛇”、“白花蛇”、“菱斑蛇”、“黑脖蛇”等,被银环蛇咬中后症状表现为神经麻痹,严重者可死于呼吸麻痹。
银环蛇因体背有黑白相间的环纹而得名。头略扁平,吻端圆,吻鳞略成三角形,鼻孔在吻端的前端,与吻端等大或稍大于吻端。颌窝在眼前,不很深。背鳞光滑,通身15行;腹鳞135-158枚。尾下鳞双行,短而宽,14-15对。头长略超过尾长。该蛇体背面除尾部呈黑褐色外,通身白色环纹与黑色环纹相间,黑、白环纹的宽度相等或近相等,后1/3的白色环纹常有黑色斑纹。头顶部为黑色,唇缘为黄色或棕色,眼后各有2-3个白色斑点。腹面白色,散有小黑斑。
银环蛇生活在水塘、水田、溪流等附近的草丛中,亦爬行于丘陵山脚的菜园或旱地里。一般昼伏夜出,性情较怯懦。以蛙、泥鳅、鳝鱼及多种蛇类(包括毒蛇)为食。秋末进入冬眠。常将身躯弯曲盘绕,头置于中央处,翌年惊蛰后出洞活动取食。2-3月开始交配,7-9月产仔,每产5-8条。
银环蛇主要以啮齿类动物、蛙类、泥鳅、蜗牛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蜥蜴与蛇类(包括毒蛇)。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喜欢在雨后、黄昏或黎明时分出外觅食。白昼一般匿居在竹丛间、小石块下或钻入鼠洞里。银环蛇虽为陆生蛇类,但亦能下水游泳,有时在水中摄食。它性情较温顺、少动,被侵害时亦不主动发起攻击,多是将头抬起做进攻状,以吓唬对方,只当被不断侵逼,使其无法逃脱时,才被动地咬一口,所以极少有被银环蛇咬伤的报道,但是其毒性十分剧烈。银环蛇的毒腺虽小,但其分泌的神经毒是所有毒蛇中作用最强、最剧的。它能作用于神经系统,造成呼吸神经麻痹,危及生命。目前虽有解蛇毒的血清,但为数有限,亦难购得,且往往因抢救不及而造成被其咬到者死亡,故它是极危险的毒蛇,应高度警惕,严加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