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演员叫什么彤?
你好,他是王彤,现在改名叫王刚了 他出演《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和珅一角而走红,后来又演了《宰相刘罗锅》、《大宅门1937》等剧。 后来他和张铁林、张国立一起出演了《新三国演义》,在剧中饰演了曹操一角(见下图)。 我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他主持的《艺苑风景线》上,那个节目里的王彤戴着大大的圆框眼镜,非常和蔼可亲;他的评书《三侠五义》也是我在童年时期听的评书版本之一(另两个是单田芳先生的《武林外史》和袁阔成先生《封神演义》)。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当年看过的那些电视节目,真是满满的美好回忆啊…… 另外,我还想提一下他在央视春晚表演的小品《暖冬》,那个小品很搞笑,但是笑过之后也让人挺感动的~ 最后放一张他现在的照片好了~
杜雨露、谢芳、王心刚、于洋、祝新运等,作为电影《英雄儿女》中角色的扮演者,家喻户晓,然而,片中王芳一角的饰演者刘涛却少为人知。她的本名叫王燕华,是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的演员,因为与同团女演员重名,就用自己的小名“刘涛”参加演出。《英雄儿女》上映后,刘涛红极一时。1988年,她将正式名字改为刘涛,因此后来有媒体称“刘涛”为艺名,她还得不断声明道:“我当兵、入党、提职都用这个名字!”
现在,“杜雨露”、“谢芳”等名字,大多知道他们的主人是电影或话剧演员。但“王馥荔”、“刘家成”、“王茜等名字,知道其职业性质的人就很少了。其实,从我国古代就开始用“艺术字”为艺人取名。元、明朝时戏曲兴盛,人们给说书、唱戏者取“花名”之风日盛。比如著名元曲演员珠帘秀,原名朱秀,人们在“秀”字前加一“帘”字,形容她珠喉绣口,出语婉丽,犹如珠串帘动,十分妩媚。京剧鼎盛时期,艺人们则多以“斌、奎、富、莲”为字取艺名。比如,著名京剧老生演员言菊朋原名言双惠,因他哥哥叫言菊朋,他就加字“少圃”,以示相别。后来,他在“菊”字后面加了一个“朋”字,表示双友永伴,取艺名为“言菊朋”。著名女京剧演员程砚秋,原名程菊红,字玉红。1919年,她与著名书法家罗瘿公(1857-1930)相识,罗瘿公为她取了艺名“砚秋”,后来她就不再用“菊红”、“玉红”之名了。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有“尚派”创始人之称的尚小云,在1916年首次进入北京“开明大戏院”时艺名叫尚小雪,“尚”字还是进京后才取的;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原名赵大发。
现在,演艺圈中用本名的明星也比比皆是。著名演员谢飞、梁明、王学圻等人,几乎都是用自己原本的名字。著名演员张金玲、王晓棠、袁霞、刘晓庆等,都是女演员本姓与“花名”结合。我国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尹桂芳、傅全香等都是女的,她们既不用本姓,也不用“花名”,“艺名”成了她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