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根据年还是属相?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其实五行是古人根据天文观测得出的,而不是以年为单位的。 《尚书·舜典》中就有记载,“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西汉时期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天官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点,“昔者舜观象于天地,相阴阳,考四时,建二十四节气,垂为统纪。”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也有类似的记载,“尧之时,昼晷昏晦,日月星辰不行。尧乃命羲和钦若渊谟,良聿作篇,巡行太宇,考定星度,分野县邑,立候表,测景晷,重之以经纬,复之以浑天,极星居其中而万物朝。” 这个研究对象的尺度可就很大了,不是一年或者一个属相的范围。而且这个研究还出现了两个成果,一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观察仪器(包括计时工具),二是绘制出了世界的第一张星图。
这两项成果在科学上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并且惠及后世。尤其是后面的星图,虽然现在的天文馆里展示的星图都经过不断的更新优化,但是大致的形状和位置是不会改变的。因为是以古天人感应为基础的,所以这星图不仅对中国人有重要意义,对世界各地的文化都有重要的影响。 这星图中,把可见的恒星分成32部分,每一部分称为一等,共计1670颗星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北斗七星。
这张星图上,北极星位于正中间,也就是“五纬俱列”的位置,这个位置上的星星在今天的天文馆里已经不复存在了,是因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因,导致这些星星被挤了出来。如果真要有这么一副“天下共主”的象,也只能出现在农历腊月廿二左右的凌晨两点左右,这时太阳刚刚升起,地球距离北斗最远,也刚好接近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