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字五行属性是什么?

鄢美淑鄢美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解字》注“颍,水名”。从水,临声。清代段玉裁注曰“今人谓之颖河者是也。出自河南,东北流经陈州城下。《书·禹贡》作颍。又《诗·周南》云‘溯洄从之’,传‘河上源也’,陆德明释文引李巡曰‘颖水始出颍州阳羡’是也。” 可见,作为地名用的“颍”,最早见于上古文献《尚书·禹贡》和《诗经·周南》;而作为河流名用的“颍”,最早见于上古文字材料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等。

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即殷墟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殷墟遗址的甲骨卜辞中,距今约3600多年至3100年左右,属于商朝晚期文字。其字形如下: 上面的文字是“颖”字的甲骨文,下面的文字是“禾”字的甲骨文。可以清楚地看到,“颖”中的“页”和“禾”中的“未”都有头饰,而且“页”上有两绺头发,“未”上有七根竖线,这应该是仿照梳子篦发时的形状设计制作的形状。据此可以推测,“颖”和“禾”的读音都应该是翘舌音(现代汉语中二者都是翘舌音)。

金文继承和发展了甲骨文,形体有了一定的变化,且与篆文较为接近。下面给出两段有关“颖”的金文材料: 第一条材料来自郭沫若主编的《金文编》,第二条材料来自于李学勤主编的《古文字構形學》。两条材料的“颖”字,左边的部首皆似从“页”省。而右侧部分则皆像一束谷穗。可见,在春秋战国乃至秦统一六国之前,“颍”写作“穎”或“頴”,发音应该与“英”(yīng)完全相同。 西汉时期,汉字书写逐渐由金文向篆书演变,同时,文字的边界也开始模糊,出现了隶书的偏旁写法。到东汉末年,楷书流行起来,汉字的字形结构趋于稳定。以下图例,左边为小篆字体,右边为隶书字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