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夫五行属什么?
中医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医学科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病源病因以及指导用药的一门学科,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那么为什么中医诞生以来一直默默无闻呢?难道真的是靠“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这些玄学理论撑门面吗?其实不然,中医在春秋战国乃至秦朝时期发展迅速,在汉唐达到高峰,宋朝后开始衰弱,明清时期更是遭到重创,直到近现代才开始恢复生机,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首先,中医起源于上古,最初的人们认识世界、认知自身的能力很有限,于是把自然现象(风、寒、暑、湿、燥、火)和人体内在变化(喜、怒、忧、思、悲、恐、惊)与人的生老病死联系起来,用阴阳五行的思维方式加以概括并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阴阳五行学说贯穿在中医的基础理论、诊断、药物及针灸等各方面,因此被后世称之为“医之原" 。
其次,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又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方式。中医看病讲究因时、因地、因人而辨证施治,认为人和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季节气候、地域环境、人的体质等均有关系,所以同一病因造成的疾病,有些人得之易愈,而有些人却致病深远且难治;同样治法治疗疾病,有的人疗效显著,有的人却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这都是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临床运用。
再者,古代的能人异士很多,中医也不例外,有很多医术高超的民间医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高超的临证经验,丰富了中医理论,为中医药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但是他们无法著书立作,流传于世的唯有零散的著作或师徒相传口授心传,所以中医的历史成就无法用文献资料来确切衡量。然而,随着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进展,许多史前文化遗址被逐渐发掘,其中不乏包括医学在内的人类生活痕迹,通过这些实证材料,我们可以对中医形成的渊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中医并非徒有虚名,而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诊疗风格,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应该为拥有这样一门独特而伟大的医学科学而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