刯五行属什么?
亘(亙),汉语汉字,读作gēng、hèn或jiàn 。该字最早见于金文,形声字,古字形从日,表示与太阳有关,声符亦即今之“亘”。本义为直、挺立。引申指“穿”的意思,又引申指连续不断等。
《广韵》古文“更”字。注云:“今文作‘更’。” 《集韵》古文“征”字。注云:“今文‘徵’。” 《正字通》同“亙”。
详细释义: 古文:亙、衞;籀文:衛、衛。
1. 亙、衞。《说文·日部》:“衞,周邑。武王作師衞,故謂之城;成王遷邶狄,而賜宋氏,封卫武公。” 2. 衞、衞。《玉篇·日部》:“衞,國名。”“衞,城也。”
3. 衞。《集韻·至韻》:“衞,邑名。”
4. 衞。《集韻·曷韻》:“衞,姓。”
5. 衞。《廣韻·末韻》:“衞,守御。”
6. 衞。《集韻·蒸韻》:“衞,日光滿盛。”
7. 衞。《集韻·登韻》:“衞,刺也。”
8. 衞。《集韻·耕韻》:“衞,衣領。”
9. 衞。《集韻·侵韻》:“衞,護摩。”
【字源】
10. 衞。《說文·巾部》:“褘,幗也。从巾,許聲。”
11. 褘,《玉篇·巾部》:“褘,婦人頭飾。”
12. 褘。《集韻·紙韻》:“褘,婦人首飾。”
13. 褘。《類篇·巾部》:“褘,王后禮冠。”
14. 褘。《釋名·釋首饰》:“褘,麗也。其華麗如翬鳥也。”
15. 褘。漢代劉歆《西京雜記》卷三:“婕妤齊昭公主,特善胡鳴筝,弦絲之妙,冠絕一世。常奏樂於庭,武帝自為歌曰:‘秋风起兮白云飛,草木黄落兮雁南歸。’主持箏微笑,意若潛通。帝甚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