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字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说文解字》解释道,“豆者,盛羹器也” 即豆的本义是一种用来装汤菜的器皿 一、豆字金文的字形由“邑(yì)”“口”两部分组成,表示一种建筑,也就是城邑或宗庙,其甲骨文字形为“ ”或“ ” “邑”的字源与本义与“国”相同,在古汉语中常通用;
二、到了西周中期,人们把“口”添加在了“邑”之上,形成了西周中期的字形“ ” 从这个字形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豆已经是一种容器了,且被置于口中之意,即豆是放在口中的器物; 三、金文之后,豆又演变为小篆和隶书的字形“ ”,楷书沿袭了隶书字形 而小篆的“豆”字,上半部分的“豆”其实是“皿”字的变体而已。
四、至于为什么会在豆字中间加一个“皿”呢? 这是由于豆属于青铜器中的食器,而食器之中又有“鼎”“簋”等之分,为了区分它们,便在其中加了一个“皿”来加以区别; 五、根据《礼记·礼器》记载,按照礼制的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三簋……以此来看,在古代,豆的数量要比簋多得多!
所以,我们通常说的豆族器皿指的就是觚、爵、角、觯、斝、方彝、斗、卣、盉、勺等等,这些青铜器皿,形状各异,制作精美。 在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有关豆的记载,豆字出现的很早,且在当时很流行。
不过到了周代,豆才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以至于人们甚至用它来称呼那些有爵位的人,可见这豆在当时有多么得受追捧了。 六、豆从青铜时代一直沿用至汉代,后来逐渐被碗等瓷器取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过我们在现代一些词语中仍然能见到它的身影,比如豆蔻年华,形容女子十七岁左右的年纪;再比如在成语“相煎何急”当中也能看到它,意思是兄弟俩彼此残杀,有什么急事呢? 这个比喻非常生动形象,因为豆煮久了就会腐烂,而豆萁则可以用来烧火煮饭或者取暖,二者完全相反;因此这个成语故事常常用来讽刺兄弟之间互相嫉妒杀害的残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