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金缺火怎么办?
五行缺什么就要补什么,这基本上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说法。在古典古籍中也有记载类似的观念,如《五经通义》中说“五行相资”是说金能生木、水能克火等关系;明代刘侗、于奕正合写的《帝京景物略》说:“正月旦,各家焚香于庭,孩儿遍拜亲友,谓之开金。” 实际上,古代没有“五行”的概念。从文献记载来看,西周就已经有了“五材”或称“五常”的观念,但还没有将它同自然界的事物联系起来。到了春秋时期人们才将天地间的五种物质,即金、木、水、火、土称之为五行。而关于五行相生相克的问题最早见于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和《淮南子·原道训》。
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中的“反”可以理解为阴阳相互转化的意思。在谈到宇宙生成时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变化生成了阴阳两气(阴阳二气),阴阳两种力量相互作用产生了和谐之气而生成万物。这里的“和气”可视为五行,而“负阴而抱阳则意味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至于后面说的“冲气”是阴阳相互斗争的意思,所以古人用此来解释五行之间的关系则是以偏概全了。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古人讲五行相生相克其实讲的是宇宙间阴阳对立统一的道理,而不是像现代人说的那样需要依据人的出生时间来决定。
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五行呢?这是因为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着的。为了区分不同的事物古人就将自然界的各种物质按其形状分为五大类,这五类物质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因此古人又将它们分别命名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了。这种分类方法与现代科学所采用的生物分类法相似,只是现代科学家还会考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及生态位等因素罢了!
总之,按照古人的认识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的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又是由许许多多的部分组成的。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构成了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大干世界。如果我们想要了解自己的话就需要先了解构成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行啊~ 所以我觉得题主大可不必太在意自己是不是五行缺什么就补什么这个问题啦!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就可以很好地享受生活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