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的五行属什么?
“韻”为现代汉语规范字,作名词时意为音节、音韵;作形容词则指美妙的、幽雅的(多用于形容女子)等意。 “韻”字的本义与音乐有关。《说文》认为“韻”由“聲”和“君”组成,“聲”是乐声之义;“君”有统领的意思,所以,“韻”的意思是乐声相互协调,和谐美好。 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韻”是由“聲”(shēng) 和“”两个部分组成的会意字,“聲”表音义,表示声音;中间的部分像一口钟的形状,表意乐器。
《说文解字》中对这个字的解释是这样的:“韻,和也。从言尹声。” 意思是:“韻”,调和相融的意味,从口从尹(君)。段玉裁注云:“君者,君临之道,主乎中而无所不正故曰君。此會意兼形声也……今人言声调谓之韻,古韵书皆以爲事。按古书無用韻字者,許所謂韻,卽古之音節頓挫之韻耳……”
也就是说古代的语言是没有拼音文字,只能依靠声调来分辨同音异义词,因此将语言中的节律停顿称为“韻”。这个意义下的“韻”就是现在所说的音节的抑扬顿挫了。 从金文到小篆再到隶书,“韻”字的形体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字形上一直保持着其造字的象形特点。但是,“韻”的字音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成了yún。这种形不变而音变的现象说明,古人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正音法”,即所谓的“六書之法”——“蓋文字者,本声者也,聲相近則字類通,雖或變易,理當可曉,不待傳聞而知也。”(徐鍇《說古文篇第一·韻》)
到了楷书阶段,“韻”字的字形发生了变化——左边的口变为木,右边出现了“玄”(xuan ) 的简省字形,并且被简化为了现在的“元”。虽然“玄”已经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元”仍然保留了它的一部分含义——“玄”。例如元代的年号就叫元朝或者大元,这应该是继承了“玄”的读音。那么“元”又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其实这是因为“玄”在古代经常用来表示深奥的道理,于是人们就将其视为抽象的字义,不再关注它的读音,逐渐地“玄”的本义便淡化甚至消失了,最后只留下了它们的读音。
综上所述可知,古代的“韻”指的是语音的高低起伏,是一个强调节奏的字眼儿;而现代意义的“韻”则是指诗词曲赋押韵的部位及其规律。前者属于音韵学范畴,后者则是词法学的内容了。
补充一句,作为形容词时的“韻”可以理解为风韵、韵味。这里的“韻”是后起的引申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