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层五行属什么?
关于“五行”,大家耳熟能详的有两种解释和称谓:一种叫“五材说”或称“五用说”、“五具说”;另一种是“五色”说—— 这两种说法,前者来自《尚书·洪范》篇的记载,后者出自《周礼·春官·大宗伯》里的表述。 先来看《尚书·洪范》里是怎么说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此五行,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信,四曰直,五曰康宁。” 这话的意思是讲:天下万物都有五种属性,这五种属性分别是水、火、木、金、土。它们有各自的德性和功用:水性慈善、火性严酷、木主生养、金属肃杀、土体包容;各自又具有不同的作用(或谓功能):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所以呢,人们可以根据五行的特性来推演世间百态,以判断吉凶祸福!(这也是中国传统相术的基础)。 再来看看《周礼·春官·大宗伯·职方氏》中是如何描述其职能与职责的—“掌建邦之地图,辩其九州之地,所受山川、封疆、物产之利,辨其邦国都鄙,四海九壤之殊广,正其封,域其疆,制其畿,设其社稷,列其山川,设其陵邑,造其名物,凡邦国之体得其宜。辨四方之物,以其献功”。 “职方氏”的职责主要是掌握天下的山川形势,了解各地的资源特产,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说白了就是做好全国乃至全球的地理规划工作!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人们对于“五行”的认知就产生了分歧。当时有人主张按《尚书·洪范》的说法把“五行”看作五种基本物质;也有人认为应该按照《周礼·春官宗伯》的说法将“五行”理解为五种道德品性。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一般更倾向于前者——也就是把“五行”视作五种基本的物理属性。 而到了秦代,由于秦始皇崇尚法家学说,加之阴阳五行之说本身也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所以五行学说便逐渐被官方废除了! 汉初恢复儒家思想后,五行学说再度流行起来,甚至还影响了历法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