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是什么五行?

裘玟陆裘玟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康熙字典》里,“若”字被解释为“女”旁加一个“戈”的形符和声符(见图)——这个形符从甲骨文到金文都是“甲”字的样子,但是小篆、隶书和楷书的“甲”字的下部都加了一个“口”,变成了“若”的字形;至于这个声符“戈”,则是个很常用的形声字的声部了。 所以很显然,“若”是一个以“甲”为声符的字被借用来表示一个以“戈”为声符的意思的形声字来表示“顺从”之义的一个会意字。 这个“甲”其实是一个象形字。它本义是指古代用树皮制成的防箭用具甲衣上的叶子状装饰物。 甲衣就是用多层布帛或皮革缝制的防御兵器矢石的装备。

商代的士兵已经普遍穿着这种铠甲了。根据1976年和1983年两次对河南安阳殷墟西区墓葬的考古发掘结果,这些战士的墓中都有两件以上的随葬品,有戈、戟等武器,也有盾牌。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下葬时身穿铁甲。所以可以知道,商代中期已经有比较先进的甲胄出现了。

而据《左传·昭公元年》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曾铸过1000块大钟,其中的一枚铜质铭文中写道:“唯十年六月丁亥,作钟,康王命吕侯,作叔虞之册,命以《康侯》……唯王既令,周公赐伯爵,作室于晋。”据此我们可知,周景王的弟弟唐叔虞在封地晋国建立采邑的时候是有甲兵的。 而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壮大自身的力量以便兼并别的国家,纷纷实行武装公民制,每个成年男子都要自备武器装备参加军队并且缴纳军赋。《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说孔子:“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里的车马就是当时一般男子的常备装备。

可见,当时的“若”所表示的意思是战车与持戈之士的合称——“若”的“顺从而依附”的含义应该是由其最初表示甲士的意义引申而来的。

那么“诺”的“允诺”的含义又是什么引申出来的呢? 首先我们要看看“喏”的本意是什么。 “喏”现在多用于方言,普通话中很少用了。而在现代汉语中“喏”是作为“答应的声音”、“答应声”或者“敬辞,表示客气”使用的。 但“喏”古文字中是一个表敬意的词,而不是应答之声。 在汉代的画像石上,经常能见到一种形象,即一个人跪坐着,双手捧着一个盘子,对着别人作揖,口中发出“喏”的声音。这大概就是古人作揖行礼时的答谢语吧?而这个“喏”的形象,其实就是“告”字的字形变化而来。因为“告”的本义也是“告诉”,只不过在这里指的是“告诉神明”而已。

“告”的“通知”之义可能是由“告知神明”的仪式演进而来的。因为通知神明的动作总是要大声喊叫才行。所以这个“嗯呐”般的应答声就成了“告之”的“告”了。 再来看“诺”,其本义也同样是“应答的声音”。 但是“诺”的“应诺”“许诺”之义显然不是由它的原初含义演化而来的。因为一般的应答声音是不包含承诺之义的——除非是在对神明祈祷的时候才会出现把希望实现与否寄托给神的表态之言,而这种祷告性的语言自然是不含什么实际意义的,也就不可能演化出“诺言”这样的意思来了。

因此我认为这两个字应当是同源的。它们本来都表示同一种含义的内容:也就是人们面对他人发出的请求或者是命令时的回应之声——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回应之声是不会有什么承诺之实的。但是如果对方是对神明进行通告的话,那么这种通禀就必然包含了承诺之意,否则神明也不会理会了。这样,“诺”便有了“许诺”之义。

优质答主

纳音五行的判断方法,是现代学者总结出来的规律,和古时候的占星术一样不科学,没有根据! 所以这种算法只能用于预测,不能作为命理分析的依据——当然啦,用生辰八字算出个“金”字,然后得出结论你是阳命土相人,也不是很靠谱哈。 五行属性有五种,水火木金土,所以一个人可能同时具有两种或三种属性的,例如你五行里面可能缺火,但可能是阳气(阳性),也可能是阴气(阴性);或者缺水,但是阴水多还是阳水多呢? 因为五行中每个元素都有阴阳之分啊…… 在我看来这个系统其实是个游戏系统罢了,因为古人也是用这个五行来推演一些事情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