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于什么?
五行的实质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来源于古代汉民族对万物认知方式的思考。在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学术思想流派纷呈,其中就有管子一派(包括后来的道教)的阴阳术数之学。 他们根据对万物的观察总结出了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且把这个作为万事万物的基本构成要素,这个理论被当时的各家所采纳并加以发展,从而奠定了后世中国哲学的基础。 这个“行”字是一个动词,它表示的是变化的过程而不是状态的含义。所以五行之间不是单纯的组成或包含的关系而是生克乘侮的作用与反作用的相互转化过程(比如木能生火但亢奋到极点的火势也能焚灭旺盛之木) 五行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遍及中国古代哲学、医药、政治、军事等领域。
一、相生相克 在古人看来,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制约,推动着宇宙万象不断地发展变化。而五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就产生出相生相克的规律来: 1. 相生: 所谓相生的含义是指五行之中的一行对于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作用; 水生木--因为水滋润、灌溉树木使其茁壮成长,比喻人得水分则可生长; 木生火---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一番勃勃生机,而火则气焰盛。此消彼长,生生不息。 土生金——土能生万物,有金必有土,故土生金; 金生水—从矿藏中提取黄金必须用水来冲刷泥土以露出金子,这是金的来源。 2. 相克: 如果说相生是积极的,那么相克就是消极的了。 水克火一一烈火遇到水流淌就熄灭了,因此水性向下流动能够灭火。 火克金﹣﹣火能融化金属,使金属变硬,这就是火的特性。 木克土──树木可以保护土地不被雨水冲走,这也是自然常态。 金克木--金是坚硬的东西,可削砍木材,而树木又可制成工具用于砍伐其他木材,这是事物双方斗争的结果。 土克水--水往低处流,被土堵住就不会流动了。
二、旺相休囚 五行也跟季节一样有着自己的旺相休囚时节。五行各自所处的阶段不同其性格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春天的时候草木生发,气候潮湿,正是木旺之时; 夏天阳光照射,天气炎热,正是火旺之时; 秋天的气候干燥,万物开始凋零,正是金旺之时; 冬天万物蛰伏,天地闭塞,正是水旺之时; 春天和秋天对应着四季中的平季,所以土在春秋季处于休的状态。 从上面可以看出五行在不同的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势,这种态势的变化会影响人的运势。所以在风水里人们通过调整环境达到改变人的命运的效果。 五行的旺衰其实是在说五行所处的环境好不好,是否受其他四行的克制太过或者不得。如果在一个地方五行处于休囚之地的话那这个地方肯定是不好的,因为在这里五行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反之,如果你选的地方五行处于旺地那就太好了,因为它可以充分的表现自己,造福于人。
三、方位 中国传统的地理概念把地球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叫天,下部称地.按此划分方法.天有八方,分为东南西北四方及四个斜角方向,地有六域,亦分为六方.这样就把地球划分为八个方位。 在传统习俗中,人们的起居生活都离不开八位方位的影响。如房屋建筑讲究坐北朝南,大门开在西方,庭院布局东西厢房等等都有一定道理,并非随意而为。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把八位方位用到方方面面。如农历每月二十三日称为“上天奏章”,相传此日玉帝要查人间善恶,为此,人们在这一天要在正屋的堂屋里焚香礼拜,祈求神灵保佑平安无事等。 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认为,每一个方位都代表了不同的信息,同时也蕴涵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它们会对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的身体、情绪、事业等多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