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妃禁宠结局好吗?
在皇家女性的众多悲惨命运中,最惨莫过于弃妃、禁宠。一般来说,被皇帝册封的妃嫔,除非大罪,很少被皇帝弃置一旁,更少被皇帝禁止宠幸,即便该妃嫔容色大不如前或者不再年轻,皇帝也会册封该妃嫔为皇贵妃、贵妃、妃,给予她应有的名分及待遇。然而,仍然有部分女子未能幸免,落得了弃妃、禁宠的悲惨命运。
弃妃、禁宠现象在清代并不鲜见。清初以来,就有后妃被弃置或者禁止宠幸的先例,如清太祖福临册封皇太极的妃嫔为宫中妃嫔,顺治册封福临的妃嫔为宫中妃嫔,都是沿用旧例将之前的后妃留在皇宫中颐养天年。而其中的某些妃嫔,则被弃置不用。
随着清代帝王后宫妃嫔人数逐步增加,嫔妃争宠之事日趋激烈,一些宠冠后宫的嫔妃被皇帝弃置不用也成为了常态化的现象。如乾隆后期册封为娴妃的魏氏,前期在乾隆帝心中享有宠爱,但是后期的乾隆帝认为魏氏“骄贵”,将其彻底弃置不用;嘉庆帝的孝静成皇后在嘉庆帝继位之前被册封为娴妃,早期颇得嘉庆帝宠爱,而后期由于皇后、皇贵妃的地位日渐显赫,娴妃魏氏渐渐被嘉庆帝弃置不用。
当然,最著名的弃妃当属咸丰帝的懿嫔钮祜禄氏。钮祜禄氏自被咸丰帝纳入宫中起,便是仅次于西太后、东太后之外的贵妃,但最终却在咸丰帝去世后,被两宫太后废黜了贵妃封号,降为了懿嫔,成为清代后妃中地位大起大落的一个典型。
清朝后妃禁宠之事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对皇帝的继后或者某些具有特殊政治地位、政治目的之人实行禁宠。如顺治帝的继后董鄂妃,早在她刚被选为皇后时,就因顺治帝和皇后之间感情深厚而被禁宠。康熙帝的继后礼亲王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被皇后废黜了“皇后”封号后,就被圈禁在了圆明园中,不能出园子,也不能会见任何人,最终抑郁而终。
清代帝王后妃的弃妃、禁宠悲惨命运实际上揭示了“女人都是祸水,红颜祸水”的封建礼教观念,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处于“被束缚、被控制”的弱势地位,被用作政治工具、被用作帝王权力的象征,因此,女人才只能屈从于命运的摆布,才会有这样悲惨的人生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