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讲好故事?
讲好一个故事,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立意新颖独特,具有典型性和时代特征。故事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即中心思想),是作者对所要表达的故事中人、事、物的看法和评价。是“喜”是“忧”,是“鼓励”是“劝诫”,都要做到准确、集中、突出、鲜明。立意新颖就是选材的角度、人物刻画、情节设计等方面都是别人没有写过、讲过的,或别人讲了但不如自己讲得生动感人。典型性就是写或讲具有代表性,可以起到以点带面、以少胜多、以局部反映整体的作用。时代性就是要有时代特点、地域特色和艺术个性。
第二,人物真实鲜活,具有立体感和艺术魅力。就是要通过说与做反映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刻画人物时,不仅要讲这个人的外貌、穿着打扮和性格特点;不仅讲他(她)说了哪些话,又做了哪些事;而且要讲明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内心活动过程怎样。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或听众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艺术感人的效果。我们在听一些世界名人的演讲时,都感到非常激动,很有收获,其原因就是演讲者所讲的故事真实、鲜活而感人。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优秀的故事人物,如刘盛兰,山东省烟台市的孤寡老人,2013年7月被评为“中国好人”。他73岁的时候就开始拾荒,靠捡拾的物品换几个零钱去捐助那些贫困学生,一捡就是20多年,总共捐助37万多元。老人今年93岁,2014年8月,他到青岛办理捐助手续,刚出社区不远就去世了。刘盛兰老人拾荒捐助贫困学生的感人故事,使人们从心底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么大年纪,又这么贫困的孤寡老人怎么做了这么感人的事呢?原来是老人在年轻的时候当过教师,后来下岗回到老家靠修车、开豆腐坊度日,后来无儿无女成了孤寡老人。在60多年的生活中,他看到贫苦学生没钱上学心里就难受,感到他们今后日子不好过,所以就拾荒捐助学生。
第三,情节曲折生动,具有吸引力和可听可读性。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意在刻画人物、反映事物或陈述事件的时候,把整个事件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详细过程讲清楚。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注意故事情节的衔接与转换,力求过渡自然、水到渠成,不要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同时还要讲究运用悬念。在记叙或讲述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设下悬念,可以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智激纣王”讲的就是运用悬念巧设机关的故事。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叔,多次劝说纣王改邪归正。纣王起了杀机,又不好直接杀掉,就假惺惺地说:你再劝谏一次吧,看你还有啥高见?比干被逼无奈进宫劝谏。纣王立即传旨:“推出午门,割下人头,挂于城楼”,并且问比干:“听说你很有智慧,比常人多长了两个心,你有三个心?”比干当然没有三颗心,这是纣王为了显示自己的英明威武。此时,丞相费仲、尤壬灵机一动,说:“大王,比干没有三颗心,但他是太上老君转世,他的胆子非常毒辣,把他的心胆取出来给大王看看,就可以验证比干所说的话是否属实。”比干无奈,只好答应了。纣王命人取出比干的心脏和胆囊,请大夫证实。谁也不敢说话,最后御医说:“臣不敢说,说了就有杀身之祸。”纣王说:“你说实话,朕赦免你无罪。”御医说:“臣看了一下,与常人一样,并没有多长一个心。”纣王闻听大怒说:“你敢欺骗朕?”御医说:“大王,我如果说了假话,你就把我杀了;如果我说的是实话,你可以重用比干,今后让比干辅佐你处理政事。”纣王听御医这么一说,就下令把比干释放了。比干出来以后,纣王又改变主意说:“你说我不杀比干,别人要说我被比干所迷惑,不行,还是把你杀了,免得别人说我。”纣王把比干杀掉后,又用木头刻了一个假比干。这个故事很有悬念,设下圈套,让人不知不觉中进入故事陷阱,具有很强的可听性和可读性。
“情”是文艺作品的灵魂,故事艺术也不例外。写故事和讲故事都要融入作者的感情,或喜或悲或怒或忧,都要具有真情实感,要善于感情的转移和渗透。“喜”要喜得兴奋,悲要悲得痛心,怒要怒得辛辣,忧要忧得苦闷。只有这样,才能用感情去征服读者和听众。《三国演义》中曹操在华容道上被关羽放走,写得一波三折、精彩纷呈。在曹操带领残兵败将逃窜过程中,碰上张飞、赵云等人都没有杀掉,最后来到华容道上,碰上原来兄弟情深、现在各为其主的关羽把守。关羽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最后把曹操放掉了。为什么关羽放走最不该放走的人?这就是兄弟“情”的渗透在起作用。“情”是作品的灵魂,也是衡量作品感人的标志。
第五,语言朴实无华,具有形象性和韵律感染力。就是要用口语化的形式和俗白精练的语言讲出耐人寻味的故事。要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揭示出事物最深刻的内涵和最独特的寓意。在讲或写故事的过程中,如果使用过多深奥晦涩的书面语言,就会破坏故事特有的乡土气息和民间风格。故事语言虽然要求通俗质朴,但也不能过于直白浅露,应该深入浅出,把深刻的思想融汇在通俗的故事之中,把枯燥无味、单调乏味的内容通过形象化的叙述表达出来。
第六,详略安排得当,具有条理性和谐调性。讲或写故事要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要善于抓主要的,把读者或听众最感兴趣、最想了解、最急于知道的事情交待清楚,并花较大力气,倾注较多笔墨,进行详细的描述。
第七,结局巧妙绝伦,具有出人意料和回味无穷的感染力。巧妙的结尾,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