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群最后什么结局?

幸凤鸾幸凤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孟子•离娄下》中,记载了这个故事:

“孟子曰:“君子有不贵甲卒(穿铠甲的士兵),而徒以礼假(借)之,与(和)道德,成伯(大王)不俟(等待)於乡(郊区),会(迎接)于朝(朝廷),以正(纠正)一身之兵,而以君子之心,劝之,犹(还是)不能一(齐)人之兵。今夫(譬如)弃甲兵而去礼,则莫不越横(叛离)而入於恶。””

在战国时期,战争频发,在北方的秦国和楚国不断东侵;而在南方,吴、越两国又频频战争。在这样之时,身穿铠甲、手持武器的武士自然是受人尊敬和仰慕的。而那些统治国家的王公贵爵,也喜好武力,喜欢身披金甲、执掌兵权。在孟子所处之时,越王勾践“灭吴”之后,“还兵以伐齐”,霸业达到顶点,“於是齐王恐,而谋於孟子。”而对这种尚武的风习,孟子是感到难以接受的。

他不愿意看到“德不能离此兵”的情况出现。在他看来,君子最重要的是自身品行的高贵,而不是徒有外表的华丽和排场的摆设。

在他看来,武器是君子之德所不载的东西。有着德行的君子,可以不注重外表的排场,不注重外表的华丽,但是不能不重视自身的修养,不能不重“礼”。而“甲兵”只是礼的载体,是行礼之时使用的工具,不是君子之德的体现。一个君子,如果舍其本而追求末,追求外在的华丽和排场,那就会迷失自己,沦没自身。

君子应该追求“礼貌”而舍“甲兵”。以礼来约束自身,以礼来治理自身,则身心自然和谐。如此,修身而治身,则能齐其家、平天下。

对于行军打仗,习武训练,统治者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在现实生活中,君子更注重于道德的修养,更不重视武力而重视文治。这与宋儒讲求“道"不重“器"是同一趋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