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风俗?
说两个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关于留声音的,一个关于留影像的; 先说留声音的,1930年左右,北平有一家名叫“百代”的小唱片公司,制作和销售唱片。他们看中了许多北平市民的生活细节很有“卖点”于是就想到了拍摄“生活杂取”的创意——其实就是拍日常生活片段,配上简单解说词,制成唱片出售给顾客,而顾客可以把这种“带有自己声音的珍贵纪念物”送给自己的亲友。
“百代”的摄制组混迹于平民百姓之间,悄悄偷拍他们的日常起居,比如拍喝水的、拍倒便盆的、拍做饭的、拍睡午觉的……总之都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镜头。我猜他们应该没有受过专业的电影训练,所以镜头不是特别稳定,往往需要拍好几遍才能拿到满意的素材。
据说这些影片在1930年代卖得相当不错,经常缺货。
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这一时期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存”——很多老北平人的家庭都有这样一张声音的“全家福”。它也许不够精致,不够专业,甚至画面不够干净利落(常常有人在旁若无人地洗澡),但处处都真实地表现了那个特殊时代北平的百姓生活的场景和姿态。 百代公司在1948年搬去了台湾,后来迁往美国继续经营。
2. 关于影像的 说到录像,人们往往会想到央视《焦点访谈》《新闻30分》等栏目。然而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实验剧场,它在1958年开始录制节目,供内部观看。
中科院的科研人员除了做科研也要养家糊口,所以为了调节生活,他们录制了一些相声、小品以及科普类节目,在节假日期间拿来播放,供全院的职工欣赏。
1978年之后,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电视部,并加入了国际广播电视联合会,开始对外播出,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CCTV的形象。 而早在1960年至1970年间,中国科学界的“土媒体”就已经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它们或许不够清晰,或许有些笨拙,却无碍我们了解那段历史时光下,科学家们的真实风貌。 有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东西是“两弹元勋”邓稼先1964年和于敏一起接受外媒采访的视频。当时他们刚刚成功爆炸原子弹和氢弹,面对外国记者的提问写一份长一点的解答。虽说是采访,但更多的感觉像外宾参观,邓稼先和于敏穿着简单的衬衫和裤子,很平和地介绍着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过程,完全没有架子,令我想起高中时参加学校运动会时的样子(可能我参不参加运动会都和邓稼先和于敏的样子没什么区别),那种质朴让你瞬间就能拉近你和那个巨人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