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什么街?
老北京没建城之前,城市基本上就是两条街,一条是大内御道,从今天的中山公园开始,往北到紫禁城(现在的大多数宫殿建成时间都比这晚);另一条街是南横街,现在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所在地。
元代的时候,元世祖忽必烈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在北京中轴线上修建了“宫城”、“皇城东华门”和“皇城西华门”这三重城门,但是东西两门的城墙直到明正统元年(1436年)才建成。于是,就有了今天的东、西长安街。
明代初年,北京的外城墙没有修成一体,而是分为内外城的格式,东、西两个城门分别叫做朝阳门(东直门)、阜成门;清代,北京外城的形状基本定型,东、西两个城门又改为通惠门(东直门) 和广济门(阜成门) ;民国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原来城墙的位置上陆续建起了街道。 所以,严格说来,今天北京东西两边的城垣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街道,明清时的官名应该是“朝阳门”与“正阳门”、“宣化门”与“安定门”。不过,由于这些名字过于拗口且不够现代,人们已经习惯把它们称为“朝阳门”及“西直门”等。
至于“前门”“后门”的说法,则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因正阳门在城中央且是皇帝出入京城时经行的正门,故称“前门”;而将过去位于皇城之内的两个城门(东华门、西华门)称作“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