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五行属什么关系?

连婕如连婕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穆”,从文字学的角度看,是一个会意字。金文(即铸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的“穆”字作“穆” (见《古文字構形學》第一冊367頁)。其字形由“示”“禾”二字构成。有示,说明这是祭祀用的酒;有禾,说明是用黍做成的酒。合起来表示的是用黍米祭祀而得到的尊酒——这种酒很尊贵,所以用来祭祀的时候不能乱动。金文的“穆”字从字形到字义都很明确。小篆的“穆”字(见《說文解字注》69頁)承袭了金文的形状。隶变以后,“示”变成了“宀”(指事符号),“禾”变成了“亥”。这就为今天写的“穆”字奠定了基础。

从“穆”字的字形上看,明显地表现出“示”“禾”二端的联系和区别。但“示”是“示”“祭”的“示”,“禾”是“禾”“谷”的“禾”。这两个字在古文字结构里虽然属于一个字,但在实际汉字构型中已属不同的字类,也就是后来所谓的“形声字”——形符和声符各有其来源。

但是,如果进一步研究“穆”字的造字成分,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穆”的字形中所谓的“示”并非纯粹的表意符号,而是从“示”从“未”的合文,也就是说这个“示”是个表音兼表意的偏旁——这正相当于后来的“氏”字。而这个“未”,就是后来“文”字的初文。于是我们可以把“穆”的字形重新组合一下: 这个新的字形比较清楚地展示了“穆”的本义——祭祀用的美酒。这就是“沐”(清洗头发)和“穆”的关系了吗?!

毋云怡毋云怡优质答主

五行之说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篇。其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而木、火、土、金、水之间的关系,《左传·襄公九年》曾有如下一段记载:

昔黄帝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水、火、金、木、土、谷,唯其所掌。故犬官守空,而祭于罗衍;龙师而鸟官,故天子卒,必以龙輴,鸟轤;水师,而陆浑居其两川,实掌其河洛之流而祭于斯泽。(按,一说,水师,共工氏;金师,蓐收氏;火师,祝融氏;木师,句芒氏,黄帝氏。)

上面这段话,讲的是古代神话中黄帝、炎帝、共工、太皞四大部落以五行来分配职司掌管的事务,及以五行相生相克之理来确定居住(活动)区域。这四大部落后来逐渐形成尧、舜、禹时代的四方诸侯,以及商周时代和秦汉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域九州,以及诸侯国。《左传·哀公元年》所记颛顼“绝地天通”后所设各种职官,即是分别掌管云、雨、风、雷、山、泽、川、土,即水、火、金、木及司寇、司徒、司马、司空等事的,实际就是以颛顼族为代表的部落各支系的职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