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五行属什么意思?
《五行大辞典》对“休”字的解释为: 【子平八字】中的术语,详细解释了“休囚死亡”这几个字的意思,并说“知旺相休囚,则五行生死之诀在目矣。” 所以,将“休”理解为“休息”“停”是错的。它其实表示了五行力量的状态——生长、旺盛、休止、衰弱、灭亡。
在《五行大义》中,将五行的状态分为“荣”“枯”两类,“荣”就是“复命”,即生命循环往复的过程;“枯”就是“终止”,也就是说,只有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元素处于“荣”的状态时,人体才是健康的。当它们处于“枯”的状态时,人就生病了。 这就是“荣”“枯”二气的概念。 “休”就是“枯”,也就是五行气力的尽头。它和“衰”不一样。
【子平八字】中说:“凡物处盛极而衰,穷極而反,自然之道也。天地间无处不有阴阳,虽阴阳之数,亦此理不可乱也。故曰:盈虚消息,所以品物流形。”“凡论十神,必依日月,以日为主,月为助。日主强,月令旺,十干精神俱足。”
所以,“休”是五行气力(阳)到了极致而转向阴的开始。它的反义词是“旺”。《五行大义》中所说的“生我者谓之母,我生者谓之子孙”,这里的“旺”就是指“生我者”母旺。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古人把宇宙万物的特质都分属到五种元素中,借着这五个元素,我们可以了解万物的特质,也藉着五种元素的特性来解释世间万物的运转、相生、相克的规律。《周易·坤卦》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五行相生,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次序又称生成次序。五行相生亦可言成,如《尚书-洪范》所言:“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就是将五行的相生次序,用五味来表示,以说明相互生成、促成的联系。具体言之,即木性可存水(如树本可以存水),木受水润而曲直,故水生木;木性可炎上(如木可以燃烧),木受火势而旺盛,故木生火;火性飞升(故成语有“飞烟”、“飞焰”等),飞升而灰烬,化为土壤,故火生土;土地挖凿,可产金铁(如矿山产金),土受金气而坚硬,故土生金;金靠水力方能成器(如以水力冶炼),金受水气而成冷冽,故金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