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属于五行中的哪个?
慈,简体字“慈”,繁体字“慈”。 《说文》解作“慈,爱也。”段玉裁注云:“泛指为‘惠’、专指母慈曰‘慈’。”“慈”的本义是母亲对婴儿的爱抚。所以后来引申出“慈”的第一层含义——“以仁爱抚育百姓”。这个意义的“慈”在古代是褒义词。
秦越人《扁鹊传》:“此所谓薄毛之山者也,天子之土……土气淳厚,德流草野;民可亲,故《诗》谓之‘慈’。” 东汉王逸《楚辞·天问注》:“《韶》,舜乐名也。何言其然?盖舜孝惠天下,百姓皆乐以处于田里,如子得父母,故人歌《韶》,其乐则《韶》也。”
这里的“慈”都是第一层意思——被爱的那一方是被动的,是被爱的对象。 我这样解释,是为了和下文中要讲到第二个意思的“慈”——施恩德于百姓——形成对比。
第二层意思的“慈”现在多写作“慈”,由上可见。这是以君临天下者自居,在施舍恩德的被动者一方,由施者主动,受者被动。这层意义上所说的慈,常常含有封建统治者的自我道德暗示色彩。
《礼记·檀弓下》:“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孔颖达疏引正义:“谓仁至厚也。能行此(指仁)五者,自然天下平定。”这里“仁至厚”的“仁”已经具有了第二层的意味,作为王者德行,它需要被实践、被施行到天下的芸芸众生当中去。 孟轲《孟子·梁惠王篇》:“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莫不有焉,百亩之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馑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吃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本”就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等等,实际上说的就是让普通人生活得更好一点——这当然是一种“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