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字五行属什么几画?
《说文》的解释是:“妮,女字。”也就是说,“妮”字的字形是在“女”字的基础上加以美化形成的。所以“妮”的本义就是“女孩子”的意思 。
清人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時說道:“今俗別作妞、嬬,非。”也就是說古文的“妮”字今天写作“妞”或“嬬”都是不对的。那么,现在人们写的“妞”“嬬”其实是“妮”字的异体字了。(见图1) “妮”字最早出现的是金文。西周晚期的金文(見圖2)中,“妮”的字形與古文“女”相似。不過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簡帛古文之中,“妮”的字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近似于今日的“妮”字了。(見圖3)
由於“妮”的古文字形與“女”極為相似,所以我們無法直接看出“妮”字的字源。清代學者王筠在《文字構編》中說:“妮,古作䆹……”然則“妮”字很可能就是“䆹”字的異體字。那麼“䆹”又來自何處呢? 王筠續稱:“䆹字从女从尼……尼字從人从子……蓋言有子而人化了也。”我們現在知道,人化了意思的“尼”字其實就是“妳”字。“妳”又怎會是“䇅”字的異體字呢?
原来,王筠誤將“䇅”字認為是形聲字了。“䇅”的本義就是“妳”,而“妳”的字形正是由“䇅”加一短橫構成的。所以“妮”很可能就是“䇅”的複寫形式。至於“䇅”字本身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恐怕還是要從“女”字去尋找線索。
“䇅”字在金文中作(見圖4),形如“女”字旁添一短豎,這正是對應古文“女”字形。而在古文字中,“女”字側邊往往有一短橫。例如金文作(見圖5)。小篆作(見圖6)。隸書作(見圖7)。楷書作(見圖8)。所以“妮”字也應該是由“女”字側邊出一短橫構成。這也是今天“妮”字筆畫的顺序依賴發展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