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是古人建立的一套用于纪日、纪月的历法符号;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则是古人建立的一整套用于纪年、纪时的符号系统。每一个符号都对应着自然界中某种循环往复的现象或现象的某些特征 。比如,天干中的丙,代表的是阳光,而其阴阳属性属阳,故有“丙火太阳”之称;又如癸,代表的是雨露之水,而其阴阳属性属阴,故又有“癸水雨露”之称。
而地支的“子”,代表的是寒水开始涌动、萌发新芽的过程与特性——当然这一过程是缓慢的,因此“子”也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于是有了“子时之初,阳气始动”——此时一阳初升,犹如幼童,故称“子”为“赤子”。 而“蛟”之含义则与“子”密切相关——“蛟”即“子”和“虫”的组合词。《说文解字》中有言“蛟,赤鳅。如水蛇。从虫,象形。”也就是说“蛟”字的本意就是像赤色小鱼的蜥蜴(即“虫”)在水中游动的样子。而由于这种蜥蜴常生活在水中,且善于游泳,所以后来“蛟”字又多了一层引申义,指代“水族中能游水的动物”,而这层引申义所表达的含义正是“阴”的象征。
于是,阴盛阳衰之时,江河湖海泛滥成灾,人们面对“水患”,只好祈祷龙君帮忙兴云布雨,安定天下;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普及和应用,人们开始了对江河湖泊的大规模开发,水利设施的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这种大背景下,具有积极上进意义的“龙”逐渐替代了原始宗教背景下的“蛟”,成为了华夏民族的象征之一,并渐渐融入了我们的血脉之中,成了今天人们口中“吉祥”的象征。 至于那些没能进化成“龙”的“蛟龙”——也就是那些被“龙”赶进深山老林、无人问津的蜥蜴,则在历史的进程中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