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五行是什么?
五行的具体含义,我觉的应该是这样的: “行”是古代的一种计数单位,一行为十,也就是两千。所以“千字文”才有一行、二行之说;也才有一日行三百里之说。 “五行”指的就是五种德行,或者说是五种品行。因为“行”有道德的意思。这五种德行的内容大致就是“仁义礼智信”。 《尚书·洪范》里有这样几句: 这里提到的五行与后面周易里的五行不是一回事。周易里的五行指的是: 金、木、水、火、土 五种物质元素。 这种五行说,在战国末年就已经很流行了。比如孙武的《孙子兵法》,就有“木郁、金腾、水火相搏、土实”的说法(木郁即少阳相火,金腾即少阴君火,水火相博即阳明燥金,土实即太阴湿土) 这里面的五行,显然不是德行而是物质性的东西,但是和德行也有一定的关联性—五行相生相克,其实就是在讲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其实就反映在“仁、义、礼、智、信”这种德行上。 比如土厚(实际是土实,即太阴湿土),则万物生长茂盛,这不正是“仁”的体现吗?水浇田,使禾苗茁壮,这不是“义”的表现吗?等禾苗成熟了,要按着礼仪进行收割,这不是“礼”的要求吗?然后要把它们聚拢在一起,以供燃烧加工成粮食和燃料,这不正是“智”的标志吗?接下来,这些粮食要被储存起来,以防饥荒,这不又是“信”的体现吗? 所以说后来儒家讲的“仁者爱人”,“义者善断”,“礼者体节”,“智者不惑”,“信者如鼎”。实际上说的就是“五行”—木火土金水—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当然,这种五行说,到后来被道士们用来指代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以及中央五个方位,又用来说明人的五官、五脏等等,就有点牵强附会了。这里的五行显然已经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象征,一种符号。 所以,后人用五行生克来解释感情关系,显然也是不对的。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怎么可能有金木水火土那么复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