胏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胏”为“脯肉之有骨者”,许慎认为其形如“肉”下“出七”。王念孙则根据段玉裁的校证指出,此字当从肉出月(即夕),不从肉出七;且以肉与夕、月皆象骨肉相接之形,可通而互易。故“胏”应为“肺”之省借。 然据甲骨文中“脯”作或等,可见其右部原从夕而非月。王筠亦谓“凡肉月为月声者,必是後人依形改作耳”[1]。由此可知,先民初时将肉旁作夕,后始省作月。因此,“胏”之本义实为“肺”。《玉篇·肉部》曰:“胏,肺也。” 又据“胏”可引申出动词“存留”的意思来看,其本为“肺脏存有血肉相连之意”。此处显然取其“存留”之义。由“肺脏存有血肉相连之意”又可引申出“心有牵挂”之意。 再由上文对“心有所系”的解释看,这里“心肺”亦可互训。
此处应理解为“心里还有牵挂的人/难以割舍的东西”,比喻心有牵缠,不能忘怀。 至于第二个问,因已明“胏”之本义为“肺脏存有血肉相连之意”,即可推知“肺藏”二字实有双关之意,分别指代前文论及的两个典故,从而进一步引出下面两段典故来。
以上两典故中,前者表明韩魏与秦势同水火;后者说明赵国已无力抵御秦国。这样便使晋献公“欲假道于虞以伐虢”一语中的计谋得以展现出来——利用两国关系紧密为借口向虞国借路,以实现灭虢的目的,最终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